蹦苗迪、買黔貨、享美味,“村BA”的快樂又升級了

聽過NBA、CBA,那你知道“村BA”嗎?

這可不是一個“山寨”活動,它的歷史甚至比NBA還久。

上世紀30年代,鄉村籃球就已經在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檯盤鄉興起了。當地每年“六月六”吃新節期間,籃球賽都是重頭戲之一。來自臨近村和其他縣市的村民們,甚至外出務工的村民也會請假回來,自發組成上百支“鄉村籃球隊”參賽。

更具特色的,是“村BA”的賽場氣氛——賽事資金是村民們“每戶均攤”湊錢募集的;比賽獎品是香豬、鱘魚、小麻鴨;露天場地坐滿了兩萬名“場內觀衆”,外圈還有一堆村民架梯子、站屋頂、爬圍牆觀看;賽事間隙的表演,是反排木鼓舞等極具當地特色的苗族歌舞,球場瞬間變成了一個大型舞臺,萬人一起蹦“苗迪”。

這種火熱的現場氣氛,接地氣的賽事風格,連姚明都曾公開表示,非常希望能去現場感受一下。

國家級教練專業賽場開球指導

圓學子籃球夢

7月22日至24日,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鄉村振興局、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和粵黔協作工作隊等單位指導開展,國強公益基金會主辦的“粵黔協作廣東青年企業家貴州行”活動在貴州啓動。來自廣東的27名青年企業家應邀走進貴陽市和黔東南州,考察貴陽市和黔東南州的重點產業,參加貴州省和黔東南州的招商引資推介會,共同助力粵黔協作高質量推進。

在黔東南州臺江縣,青年企業家們到方召鎮中心小學,在杜鋒籃球場參與公益活動。

杜鋒籃球場是廣東青聯“鋒基金”和國強公益基金會共同捐建的公益項目,已助力廣東、雲南、新疆等地區完成60個“杜鋒籃球場”建設並全部投入使用,受益超45萬人。

7月23日時,全國青聯常委、廣東省青聯副主席、國內知名籃球教練杜鋒本人,也空降上萬人的“村BA”現場,與村民蹦苗迪,爲賽事開球。

見到了杜鋒教練的蔡馳贏同學很是興奮,他是當地方召小學的一名學生,從小受村裡多代“老球員”的影響,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夢想,一直都是:成爲一名出色的籃球運動員。

但因爲村落地處偏遠、產業落後,村裡此前並沒有一塊正式的,符合規格的籃球場。

據村裡人回憶,村裡最早的籃球場,是在泥地裡用四根樹幹撐起兩塊簡易籃板,配上竹編籃筐,用石灰在泥地裡畫出界線。籃球則用棉花、麻線綁成,俗稱“棉花籃球”。

老村民笑說:“在泥地裡打球,一場球下來,石灰線都被踩掉,‘棉花籃球’被打散。”

但對籃球的熱愛,讓他們依然勇往直前——據檯盤村黨支部書記張壽雙介紹,檯盤村有270多戶11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村民有打籃球的習慣。

爲了支持他們的夢想,國強公益基金會在2022年,就爲貴州省雷山縣達地民族小學、望豐小學、臺江縣方召鎮中心小學三所學校捐贈了“杜鋒籃球場”,覆蓋超4000名學子。

且爲了防止孩子們在沒有專業人士指導下打球容易造成雙手小拇指骨折、外翻等危險,在活動上,杜鋒教練除了和方召小學校長共同爲籃球場揭牌,爲學校贈送了親筆簽名的籃球外,還親自下場指導,爲方召小學和城關二小的同學們開展了一場籃球友誼賽。

挖掘特色產業

創新模式帶動增收致富

村BA帶火了臺江縣檯盤鄉,也挖掘出了當地的產業機會,帶回了年輕人。

在經過現場考察後,國強公益基金會發現,臺江縣的水溫較恆定,適宜鱘鰉魚養殖。

2021年9月,國強公益基金會與臺江縣政府簽訂協作共建鱘鰉魚現代農業產業園框架協議,將鱘鰉魚產業資源導入臺江,圍繞一產養殖,二產魚子醬加工、預製菜深加工,三產科普展示、餐飲接待等,合作打造三產融合示範園。

目前,示範園內已建魚池102個,投放300斤以上鱘鰉魚親魚20尾,魚苗7萬尾,年養殖規模達2000噸,年產值超5000萬元。

在施工建設階段,就已帶動400名村民實現就業,支付勞務報酬超300萬元,每年還給村集體分紅,用於發展鄉村經濟與公益事業。

國強基金會還充分發揮廣東預製菜先發優勢,利用東西部協作工作機制,將預製菜生產加工鏈接到脫貧地區,協作開發預製菜產業,延伸產業鏈條聯農帶農,長效賦能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羣衆內生髮展動力。

在臺江縣鱘鰉魚三產融合示範園,國強基金會投資建設鱘魚預製菜產業園,建設魚子醬、魚肉製品加工車間,構建魚子醬、“魚子醬精華+”及魚肉預製菜製品三大產品加工銷售體系。旗下社會企業碧鄉公司以“鱘魚”爲主要原料,推出“食機已道”預製菜。

據瞭解,現已研發生產4大系列包括鱘魚烤魚、鱘魚水餃等16款產品,預計2023年底前全面達產後可年加工鱘魚5000噸、年產值達1.2億元,吸納直接就業人員230人,同時將輻射帶動周邊村民發展庭院養殖,實現持續增收共富。

線上線下產銷對接

讓黔貨出山到城市餐桌

國強基金會還圍繞需求端打開供給端,借力碧桂園集團“碧優選”和“臻碧鄉”品牌優勢,拓寬線上線下渠道,助力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城市餐桌。

7月23日晚,消費幫扶聯盟廣東館將“田野心選”抖音直播間搬到了“村BA”現場。繼2020年“翀鋒組合”首次開展公益直播後,杜鋒教練也再次化身助農主播,與全國青聯常委、國強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陳翀一起“翀鋒在黔”,亮相“看村BA買好黔貨”公益直播間,共同爲貴州鱘魚產品、楊梅汁等貴州好物代言。

此次公益直播在消費幫扶聯盟廣東館抖音店“田野心選”和碧桂園服務“鳳凰會”雙平臺同步開啓。碧桂園服務總裁李長江,鳳悅酒店及度假村總裁張勇,廣東省青聯委員、廣東省中青年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思雅同步亮相直播間,助力黔貨出山。

直播開始,主播們開啓吃播模式,鳳悅酒店及度假村首席美食官林潮帶現場做了第一道助農美食鱘魚片,獲得“翀鋒組合”強烈推薦。

開播5小時後,累計銷售額502萬,點贊次數近480萬。

在直播過程中,來自廣東的27名青年企業家,他們在線下也參與了一場助農認購會。現場攤位上來自貴州、新疆和西藏的助農產品深受青年企業家歡迎,他們紛紛下單,用實際行動消費助農。

消費幫扶在東西部協作中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2021年以來,廣東幫助採購或銷售貴州農特產品466億元,助力貴州66個脫貧縣高質量發展。

發揮平臺作用聯合更多共同體

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不止臺江縣,在隔壁的雷山縣,國強基金會結合南猛村“蘆笙”非遺文化資源,與南猛村緊密聯動培育蘆笙非遺產業,謀劃“蘆笙+”思路,建設蘆笙共享工坊,爲當地苗族羣衆免費提供蘆笙加工製作場地,幫助脫貧戶發展蘆笙產業,傳承“蘆笙”非遺文化,變非遺文化資源爲村集體資產,預計“蘆笙”產業將帶動村集體年增收10萬元以上。

此外,國強公益基金會在2021年時,還攜手雷山縣共同提出打造“一張網”全域旅遊綜合服務平臺和“一個民宿”的目標,推動雷山全域旅遊產業提質增效,下屬社會企業國華文旅整合當地閒置房屋的資源,修舊如舊,打造集休閒、文化、餐飲娛樂爲一體的多元化民宿產業。

據瞭解,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可持續發展觀,國強公益基金會持續探索以黨建爲引領助力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搭配實施N類不同檔次產業模塊項目的“1+5+N”幫扶模式,重點聚焦全國8省35縣,助力鄉村振興事業持續推進。

截至目前,國強公益基金會在全國各地實施幫扶特色產業項目140個,助力脫貧地區村集體經濟增收3200萬元,惠及農戶近30萬人,助力農戶戶均增收2800元。

其中,藉助集團社區新零售品牌“碧優選”和助農品牌“臻碧鄉”,以及碧桂園服務遍佈全國各地的社區資源,將優質農產品從鄉村運到城市社區,聯動千家線下門店共同帶貨,動員百萬業主共同參與消費幫扶,已累計銷售金額約5.6億元,幫助超20萬名農戶增收。

而已經在“雷山縣”試驗成功的鄉村文旅模式,今年裡,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也會加大整合集團與基金會內外部資源,發起碧途同心文旅產業聯盟,旨在推動實現鄉村振興文旅資源整合,提升文旅品牌形象,助力文旅行業提質增效。

對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來說,積極響應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事業已不僅僅是“一家之舉”,還需要組建更大的全鏈路平臺,聯合更多共同體成員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爲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