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首次認定中國爲系統性挑戰 分析人士:恐難有實質行動

北約在聯合聲明中納入涉及中國的強硬措辭,被認爲是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首次北約峰會外交勝利。(圖/美聯社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30個成員國峰會週一結束後發表聯合公報說,認定中國對基於規則國際秩序以及與北約有關領域構成「系統性挑戰」。分析人士認爲,這意味着北約願意在中國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立場,但太多歐洲國家依賴中國的市場,北約如此表態有多大程度上能付諸於實際行動,還有待觀察。

美國之音報導說,這是1949年爲應對蘇聯集團威脅而成立的北約聯盟在其聯合公報中第一次把中國公開視爲「系統性挑戰」。2019年北約曾在聯合公報中提到,中國日益增加的影響力和國際政策「帶來機會和挑戰」。

星期一的聯合公報包含79段內容,其中「中國」一詞出現10次。公報中說,「我們對那些違背華盛頓公約中基本價值觀的脅迫性的政策表示關切。中國正在快速擴充其核武庫,我們對中國缺乏透明度和使用虛假資訊保持關切。」公報並敦促中國遵守國際承諾,以負責任的方式在國際體系中行動,包括在太空網路海上領域。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在從巴爾幹非洲日益增長軍事存在,北約必須準備好做出迴應。中國駐歐盟使團針對北約公報發表聲明稱,這是北約冷戰思維延續和集團政治心理作祟,如果誰要對中國進行系統性挑戰,中國不會無動於衷。

許多分析家指出,在聯合聲明中納入涉及中國的強硬措辭,被認爲是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首次出席北約峰會的外交勝利。

蘭德公司國際防務問題專家何天睦(Timothy Heath)博士認爲,此次北約峰會顯示,北約願意在中國議題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可能會在相關問題上增加與美國的合作,但是在中國問題上各成員國有相當大的差異,有太多歐洲國家在經濟方面依賴中國市場,因此如何落實到實質行動上會特別困難。

參加布魯塞爾北約峰會的各國領袖會場數位展示塔前合照。(圖/美聯社)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北約峰會上表示,將中國視爲潛在威脅是重要的,但應恰當對待。她說,你不可能忽略中國,但是也不能將其誇大,這需要找到恰當的平衡。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前法國外交官瑪律科斯(Pierre Morcos)認爲,北約在中國問題上所採取的策略與歐盟是類似的,就是將中國既視爲競爭對手,又作爲合作伙伴。雖然聯合公報提到中國,但是這未根本改變北約作爲歐洲和北美軍事聯盟的核心使命和優先事項。北約聯合公報中有30頁、79個段落,中國只佔2個段落,所以中國不是北約關注的核心。不過,北約各國以及七國集團(G7)在聯合公報中都就中國議題達成一致,反映出歐洲國家在中國問題立場上的「凝聚與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