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啤酒文化園區」以文化聚落3.0的姿態,爲臺北這座城市再添一張國際魅力名片。
圖、文/甲桂林提供
臺北文化聚落3.0 即將有機發酵
在全球各大都會都走向「品牌化」的時代,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不僅成爲樹立獨有特色的文本,更是未來發展規劃中重要的元素。例如沿着縱貫線舊鐵道(今市民大道)分佈的臺北兩大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與「松山文創園區」,前者以別具風味的老建築、大片的草皮綠意,與各類藝文展覽活動,成爲全臺最知名的文創基地;後者曾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的捲菸工廠,現在也成爲臺灣重要的創意樞紐。而座落在這條臺北舊鐵道文化軸線上,原名「高砂麥酒會社」的臺北啤酒工廠,也即將轉生爲「建國啤酒文化園區」,以文化聚落3.0的姿態,爲臺北這座城市再添一張國際魅力名片,也讓緊臨這座園區,坐享第一排景觀價值的「睦月」,成爲品讀臺北城紋厚度的新住居。
▲▼臺北兩大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上圖)與「松山文創園區」(下圖)。
從「睦月」沿着建國北路往南京大道方向漫步數分鐘,就可抵達隱身在巷弄的伊通公園商圈。這裡有着臺北市心難得的休憩綠意,與衆多揚名國際的隱形冠軍店家,例如名列亞洲50間最佳咖啡店,曾榮獲2013年北歐杯咖啡烘焙大賽雙料冠軍的Fika Fika Café;由知名設計師創立,以充滿太空風格的空間吸引衆人驚豔的獨立設計書店「重本書店 Weight Books」;以大阪燒出名,吃得到日本松山名物-鯛魚飯的鐵之腕和風鐵板料理Tetsuwan等,都是衆多文人墨客與層峰人士的味蕾社交聖地;若往市民大道方向前行,不但可以在北科大校園感受來自110年前紅樓的古老問候,也可前往由全新希望廣場、光華數位新天地、三創生活園區與八德商圈構成的臺北資訊園區,在快與慢、古味與新意的步調之間,感受臺北直指人心的生活魅力。
▲名列亞洲50間最佳咖啡店,曾榮獲2013年北歐杯咖啡烘焙大賽雙料冠軍的Fika Fika Café。
▲獨立設計書店「重本書店 Weight Books」。
不論是將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巧妙融入地景,或以新舊融合方式改建桃機第一航廈,醉心於釣魚、潛水,不斷在自然中尋找建築生活感的日本建築大家團紀彥,都能將自身對環境的觀察,連結時空思維並轉化至建築紋理上。這次在「睦月」,團紀彥建築師看到臺北「將啤酒廠、高架道路、舊鐵道視爲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來重視」的深刻感動,因此透過雙立面設計的手法,將讓秩序感與有機體共生共融在「睦月」的建築外觀上,讓臺北以這部充滿生命力的建築對話東京;而以重視臺灣原生植物與荒野美學聞名,臺灣景觀設計革命家吳書原,則運用多樣化的老樹與新木,在「睦月」中揉合出自然奔放的城市生態奏鳴曲;23~41坪的純日系靜質場域,向生活學美,向自然學生活,在臺北文化聚落3.0旁,隨筆一頁心中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