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開放共鍋共食 但須公筷母匙

全臺疫情趨緩,臺北市即日起放寬餐飲內用爲室內80人、室外300人,火鍋、燒烤及自助餐皆可自行動手,不必再由專人取菜。圖爲西門町商圈餐廳遵守防疫規定,加裝隔板讓民衆安心用餐。(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宣佈,全臺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加零,臺北市放寬餐飲內用規定,市長柯文哲公佈最新防疫指引表示,即日起除放寬爲室內80人、室外300人,火鍋、燒烤及自助餐皆可自行動手,不必再由專人取菜。

北市餐飲業現行防疫指引爲室內50人、室外100人,北市即日起跟進中央規定,放寬爲室內80人、室外300人;原先規定是一定要採取梅花座或使用隔板,如今改爲保持1.5公尺距離或使用隔板,但柯文哲堅持同住家人仍要使用隔板,不跟進中央,有照顧需求者則例外。

原先北市防疫指引爲火鍋、燒烤以1人套餐爲優先,不建議共鍋共食,若共鍋應由服務人員分食,今改爲公筷母匙可自行夾取;自助餐原先建議專人夾取,現在放寬消費者自行取菜,餐具使用後由店家清潔、消毒。

柯文哲昨表示,因確診案例減少,居家隔離人數一直下降,26日只有365人,全世界疫情仍很嚴重,但臺灣開始趨緩,還是會進一步放松管制,餐飲業每隔一段時間會再放寬。

此外,北市6大社區活動據點9月1日逐步開放,社會局長周榆修說明,包含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社區整合照顧服務,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長青學苑、老服中心及身障日間活動據點,開放受理申請恢復使用。

審查條件有4項,包含工作人員、長者施打第1劑疫苗,或自費提供3日內快篩陰性證明,再來是容留人數扣除設備設施後,除以2.25平方公尺計算。

周榆修說,還要提供防疫自主檢查表及使用服務事先預約登記,活動須保持社交距離,餐食不得內用,另開放長者在課程結束後外帶餐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