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堅持永續水治理

臺北市目前既設的兩座污水處理廠皆爲二級處理廠,臺北市衛工處未來新規畫的3座水資源再生中心均爲三級處理,並計劃將既有內湖廠於2027年提升爲三級處理。圖爲內湖廠上部公園。(圖/臺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提供)

污水下水道是現代化都市重要的基礎建設,如果自來水管線是都市的「動脈」,污水下水道就是「靜脈」,大衆活動產生的廢污水,若未經妥善處理,直接排入河川,將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因此各國皆致力於提高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

臺北市自1972年起開始規畫污水下水道,1975年開始建設污水下水道,推動至今已近50年,目前管線總長度約達2,726公里,計有6條主幹管、29條次幹管及分支管網、33座揚水站、4座污水抽水站、14座截流站/井、5座礫間現地處理設施。

截至2023年,污水下水道門牌用戶接管普及率達82%,透過綿密而完整的下水道網絡,服務北市已納管93萬戶,每天需處理約100萬噸污水,將污水輸送至北市迪化及內湖二座污水處理廠妥善處理,另每日尚有約30萬噸的超量污水,則利用大型抽水站泵送到新北市八里污水處理廠代爲處理。

隨着時代變遷及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下,臺北市的污水下水道系統也需不斷升級及精進,爲此具體提出兩個施政願景目標,第一是2030年「臺北污水完全自主處理」,第二是2032年「門牌用戶接管普及率達90%」。

2030年臺北污水完全自主處理

現階段八里廠實際處理量已達設計處理量約9成,雙北仍持續積極推動用戶接管,在可見的未來將面臨污水處理量不足的困境,爲此臺北市超前部署,規畫興建3座新一代的水資源再生中心,除可提升處理量能外,也可達分散操作風險、優化處理水質及推動水循環再利用等目標。

提升污水處理量能

規畫興建民生、濱江及社子島水資源再生中心;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每日設計處理量4萬噸,預計2025年開始營運;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每日設計處理量16萬噸,預計2030年營運;社子島水資源再生中心每日設計處理量3.5萬噸,預計2030年營運,屆時臺北市污水總處理量可自每日74萬噸提升至97.5萬噸,補足污水處理量缺口。

臺北市衛工處表示,規畫興建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每日設計處理量4萬噸,預計2025年開始營運。圖爲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模擬圖。(圖/臺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提供)

分散操作風險

目前臺北市的超量污水,需要透過管線及抽水站輸送至八里廠,若八里廠或輸送管線系統的任一環節發生問題,將造成北市污水無法妥善處理,而須直接排入河川,影響生態環境甚鉅,因此採「分散式系統」模式,透過各廠間之相互調配支援,八里廠也可作爲臺北市的備援系統,確保北市污水穩定操作及安全。

優化處理水質

北市目前既設的兩座污水處理廠皆爲二級處理廠,未來新規畫的3座水資源再生中心均爲三級處理,並計劃將既有內湖廠於2027年提升爲三級處理,至2030年北市污水經三級處理比率將可提升至50%,處理後的放流水質更能於河川枯水期間補助河川基流量,達到友善水域環境。

推動水循環再利用

臺北市目前雖水情穩定,但不代表未來不會缺水,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全球各地皆發生旱澇加劇情形,北市後續規畫新建的3座水資源再生中心,可將處理後放流水部分再製爲再生水提供大衆取用,並設置再生水管網及智慧取水站,改善取用便利性,提高大衆取用意願,減少自來水使用量。

2032年門牌用戶接管普及率達90%

北市用戶接管普及率已達82%,經分析目前尚未接管約19萬餘戶,大部分遭遇有「施工障礙」、「缺乏施作空間」、「老舊建物」、「無接管意願」及「其他」等困難問題,目前北市已擬定因應對策,以每年接管1萬戶爲目標持續推動。

污水下水道系統管渠檢視及延壽

污水管使用後,因污水含有各種物質及油污,會產生硫化氫等腐蝕氣體,且可能受外部施工、樹木竄根、道路交通長期負載的衝擊,經年累月下可能發生堵塞或老化損壞;爲此北市擬定分4期12年辦理全市道路下污水管線的檢視及延壽計劃,目前已完成1條主幹管約31公里、7條次幹管約206公里檢視,嚴重損壞部分皆已修繕完成。

北市工務局衛工處更領先全國,首創建立視覺化管理平臺,以視覺化圖表方式顯示計劃期程與執行成果,快速掌握工作進度,可統計各種缺失比例及進行缺失自動追蹤列管,特別是開發「跟蹤式地下污水管線影像」,除了可即時確認道路下方污水管影像狀況,更進一步以顏色區分缺失態樣,完整記錄修繕成果,提高工作效率與準確性,進而提升服務品質。(臺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廣告)

臺北市衛工處規畫興建的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每日設計處理量16萬噸,預計2030年營運。圖爲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模擬圖。(圖/臺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