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34條主幹道 6年壅塞度增1.1倍

2016至2021年北市34條主要幹道壅塞指數成長1.1倍,議員炮轟交通已「心肌梗塞」。(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長柯文哲選前高喊搶救內湖交通,上任7年半卻依舊無解,甚至北市整體道路壅塞程度愈來愈嚴重,2016至2021年北市34條主要幹道壅塞指數成長1.1倍,去年還有7條路段平均行駛速率是小於25公里的F級,議員炮轟交通已「心肌梗塞」。北市交通局對此坦言,北市車流量逐年提升,但道路面積卻沒有成長,讓塞車情況加劇。

根據交通局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北市34條主要幹道尖峰時段的整體壅塞度約0.46,2021年上升至0.54,較6年前增長1.1倍,市議員王浩指出,若細分路段更爲明顯,其中新生高架橋北向壅塞度,直線成長2.6倍居冠,新生高架橋南向以2.4倍位居第2,洲美快速道路南向則成長2.14倍排行第3。

交通局每年會針對34條主要幹道評比道路服務水準,並依「平均旅行速率」分爲A到F等級,其中A是最佳服務水準、F則是最差,王浩指出,2015年年初,北市僅有洲美快速道路北向上午尖峰、水源快速道路北向的下午尖峰被評爲最差,成績尚可接受。

王浩說,豈料到了2021年,落入F級的路段竟增加至7條,其中惡化最嚴重的爲洲美快速道路與環東堤頂大道,不分南北向或上下午尖峰時段皆爲F級。若以道路速限70公里的快速道路來看,F級意味着行駛於該路段車輛平均時速低於25公里,幾乎動彈不得。

對此,交通局長陳學臺坦言,近年來北市流動人口衆多,在道路面積未增加,車流卻直線上升的情況下,因需求大於供給,自然會出現塞車情況,但他也強調,平時市府都有檢討交通壅塞地點。

北市交工處規畫科長謝霖霆指出,目前主要透過時段禁停或號誌秒數調整,改善瓶頸道路通行品質,但在車流量未減少、道路容量未提高的前提下,這種改善只是微調,很難大刀闊斧提升道路水準與容量。

他說,市府已成立「交通瓶頸改善專案小組」,蒐集民衆和警方建議納入未來改善方向,也會多多鼓勵市民搭乘大衆運輸,降低使用私人運具,纔有機會減低道路車流量,做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