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退休族」回鄉-打造農坊,拜自然為師

餘孟芬從事過記者、企業公關發言人等工作20多年,在農村長大,來到臺北,看到很多人在高壓生活中賠上健康乃至親情。

退休後的她,回到家鄉龍潭,創立半農生活坊,與生態農村合作,舉辦國際志工營,協助農村生產無毒農產品,使志工學員在耕作的過程中,達到身心靈的平衡健康。

餘孟芬以日本「半農半X」爲靈感,將「營隊」與「農村」結合,創立半農生活坊。 圖/餘孟芬提供

「繁華城市背後是身、心疲病以及人與人關係冷漠下的孤單;反觀農村因爲不敵城市生活的方便、快速,而老齡化、經濟陷入困境,但在農村,人們身體健康,身心愉快。」

餘孟芬從臺北回到家鄉,看到兩邊城鄉的差距,想着該怎麼平衡兩邊的需求,日本的「半農半X」給了她靈感,因此2018創建了半農生活坊。將「營隊」與「農村」結合,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希望爲農村帶來收入與活力,也以「大自然爲師」,讓作爲生態教育場域。

營隊課程包含生態倫理、食農教育、自然建築的傳統農村智慧。 圖/餘孟芬提供

餘孟芬認爲,志工學員們透過耕作,向農夫學習人與土地的深層關係,進而學習如何愛護滋養人們的大地,得到身心和大自然平衡健康之道。 圖/餘孟芬提供

餘孟芬表示,營隊課程包含生態倫理、食農教育、自然建築的傳統農村智慧,志工學員們協助農夫進行耕作,表面是協助者,但其實是向農夫學習人與土地的深層關係,進而學習如何愛護滋養人們的大地,得到身心和大自然平衡健康之道。

「能成功把臺積電培養起來,源於我是一個 bicultural 跨文化的人。」她引用張忠謀受訪時的回答指出,參與國際志工營,須跟超過5至8個以上不同國家的人共同生活、學習、解決問題、互動。在地球村的現在,人們尤其需要培養跨文化能力,藉以得到最無礙的溝通、理解及合作。

半農生活坊創始基地位在桃園市龍潭和窯,另有在義大利朋特博納多(Pontebernardo)牧羊聚落的海外基地,目前已與三恰水農村合作,未來還將開發更多生態農業的農村作爲基地。

營隊課程包含生態倫理、食農教育、自然建築的傳統農村智慧。 圖/餘孟芬提供

|精選延伸閱讀↘↘↘

爲人生2.0提前做好準備!我們將推出爲橘世代量身打造的【無恐懼退休-理財攻略】,以及在家就能跟着教練羣自我鍛鍊的【健身攻略】。全新VIP頻道!理財、健身雙管齊下,搶先獲得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