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13號線後廠村站完成站臺施工

海淀區後廠村路周邊聚集衆多互聯網企業,通勤時段交通繁忙,一度成爲“網紅堵點”。昨天記者在現場探訪發現,後廠村路地下一座地鐵站已經初具規模,繼車站封頂之後,已完成站臺施工。作爲地鐵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重要車站之一,後廠村站未來將爲北部城區居民、上地軟件園通勤族出行提速。

車站採用島式站臺結構

“我們已經完成站臺板施工,這是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進度最快的標段之一。”中鐵十四局北京地鐵13號線項目總工徐龍介紹,後廠村站地下一層爲站廳層,地下二層爲站臺層,採用島式站臺結構,即兩邊是軌道、站臺在中間,更便於乘客轉乘。

站廳層的一面牆上,幾根高大的混凝土立柱間,已經預留好連接出入口的通道。未來,該站將在後廠村路設三個出入口。記者探訪時,工人們正忙着進行車站剩餘內部結構及附屬工程施工。

“爲了不影響通行,我們儘量在夜間運輸建築材料。”徐龍介紹,項目周邊聚集高新企業,環保要求高,施工過程中採用智慧化工地管理系統、智能“天幕”系統、VR全景拍攝等設備和措施保障施工,其中,智能“天幕”降低揚塵、噪音污染,兼具遮陽、降溫等功能。

安全下穿京新高速匝道橋

進出後廠村站站臺時,可以看到兩頭已經“洞通”的隧道,它們向南連接軟件園站、向北連接新龍澤站。

“目前,軟件園站至後廠村站、後廠村站至新龍澤站兩個區間盾構施工已經完成,爲全線工程完工奠定堅實基礎。”徐龍告訴記者,該工程涉及的風險源衆多,盾構隧道下穿京新高速匝道橋,並下穿多條市政道路及衆多市政管線,以及富含地下水的地層。

爲降低施工風險,項目部多次組織內、外部專家諮詢會,對項目進行專業指導,且多次與參建各方單位共同商議方案。工程採取同步注漿、二次注漿加固措施,同時對京新高速匝道橋下方涵洞實施預支頂保護,確保穿越施工過程中“零沉降”。“整個盾構施工過程中,都沒有對地面交通運行造成任何影響。”徐龍說。

將緩解迴天地區交通壓力

根據原計劃,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是在既有13號線西二旗-龍澤-回龍觀站區段,通過線路改造等技術手段,將既有13號線倒“U”型線進行拆分,在16號線和17號線之間搭建“X”型東、西橫向線,形成13A線、13B線兩條線路。兩條線路具備互聯互通的條件。

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新建車站19座、新建線路約29公里,改造線路約34公里,是國內最大規模既有線改造工程。作爲首都軌道交通“十四五”期間規劃的重點線路,將有效解決西直門終點站列車折返條件差、發車間隔無法縮短、13號線車廂擁擠、站外限流排隊等問題。

未來,後廠村站、軟件園站等地鐵站的建成開通,將加強北部大型居住組團與上地軟件園、中關村等就業集中區域的聯繫,大幅縮短區域間出行時間。同時,項目的建成還將進一步完善北部地區軌道交通線網,提升軌道交通服務水平,緩解天通苑及回龍觀地區交通壓力。(記者 孫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