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年線”先抑後揚,直接IPO政策值得期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2023年對於北交所而言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催化下,市場走出了一條先抑後揚的曲線。

北證50指數自2023年2月以來一路震盪下行,在10月23日險守700點,隨後觸底反彈,在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漲2.48%,報1082.68點,全年累計上漲14.92%。

去年北交所新股表現穩中有升,深化改革成效逐步顯現,隨着後續投融資端改革舉措穩步落地,積極向上的市場生態正在逐漸形成。

有接近北交所人士表示,展望2024年,“深改19條”有望逐項落地,北交所投融兩端將迎更多利好,市場規模和活躍度穩步提升,IPO、轉板等關鍵制度或將落地,專精特新指數積極推進。

在此背景下,具備稀缺性、成長性的北交所公司,有望持續獲得資金青睞,爲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與收益增長點。

相關市場人士預計,隨着相關改革制度的逐漸落地,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的增長、盈利公司和專精特新企業的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IPO新“熱土”

去年北交所新股表現穩中有升,深化改革成效逐步顯現,隨着後續投融資端改革舉措穩步落地,積極向上的市場生態正在逐漸形成。

截至2023年末,北交所上市公司239家,總市值4496.41億元,市盈率24.2倍。新三板掛牌公司6241家(創新層1883家,基礎層4358家),總市值2.2萬億元,環比上升1.27%,市盈率17.63倍。

2023年以來,申報IPO輔導的企業已達859家,共有228家披露了擬上市板塊。其中有203家選擇了北交所,佔比高達89%。

去年全年,北交所共有77只新股上市,54只首日上漲,佔比達到7成。

77只新股首日平均漲幅達56.89%,其中“阿爲特”首日上漲1008.33%、“坤博精工”上漲244.46%、西磁科技漲237.45%、巨能股份首日漲227.27%。

上述新股首日表現優異,投資者打新收益頗豐。

截至2023年末,今年北交所上市新股9成較發行價上漲,平均累計漲幅達106.58%,其中“阿爲特”、“錦波生物”、“巨能股份”分別較發行價上漲5.53倍、4.35倍、2.6倍,均躋身去年A股上市新股漲幅榜前十。

與此同時,投資者申購熱情也持續高漲,年末,“靈鴿科技”“西磁科技”等新股均吸引超20萬戶投資者參與申購,打新熱度屢創新高。

除去今年上市新股,截至年末,“凱華材料”以漲幅571.8%位列今年全部A股的榜首。

德勤中國審計及鑑證合夥人周宏宇預計,A股市場新股將繼續以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常態發行。與此同時,在高質量建設北交所市場一攬子務實政策的支持下,北交所市場將吸引更多新股上市發行。

北證基金迎暖冬

2023年,北交所探索普惠金融生態,優化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北交所業務專項加分安排,推動地方政府設立專項基金參與北交所市場建設,形成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合力。

年內第二批4只北證50指數基金成立,指數基金總數增加至12只,北京國管成立首隻北交所基金專戶已入市,首隻北證50指數增強型基金設立併發行,市場迎來更多增量長線資金。

與此同時,北交所股票做市業務平穩落地,有效補充市場流動性;做市商資質要求優化調整,除首批13家做市商之外,去年內新增3家北交所做市商。

2023年底行情成功帶動北交所實現“出圈”,全年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次數較上年增長近2倍。

不僅如此,機構在積極參與北交所市場建設的過程中,也在逐步分享北交所成長紅利。

公募基金人士稱,2023年以來,以公募基金爲代表的機構穩步開始增持北交所股票。北交所的上漲紅透了歲末行情,讓不少主題產品斬獲豐厚。

2023年主動權益基金排名中,多隻北交所主題基金收益率位居前列。

數據顯示,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C份額、廣發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C份額、景順長城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C份額四隻產品暫時躋身主動權益類基金“Top20”。其中,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摘得桂冠。

進入新“窗口期”

北交所改革未完待續。2024年,“直接IPO”政策將在北交所落地,同時920代碼號段將啓動、現券業務二級市場交易也將開閘、新規下首個轉板項目落地等新舉措,正漸行漸近。

普華永道中國科技行業主管合夥人倪靖安在近期發佈會上表示,預計北交所直接上市的新制度推出之後,申報北交所的企業無論從數量、盈利水平還是科技含量來看,都將有明顯的增加和提升。

此外,倪靖安預計2024年的IPO將傾向於支持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和中小企業相關領域,尤其是在支持中小企業IPO方面。因此綜合來看,2024年北交所將迎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

安永北京主管合夥人楊淑娟表示,北交所紮實推進高質量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受IPO節奏放緩的影響較少,企業關注熱度提升,同時北交所專精特新企業在各板塊中佔比進一步提升,按數量計由21%提高至27%。

德勤資本市場服務部預測,2024年,北交所將有90只至120只新股融資180億至240億元。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長期看,市場期待北交所產品功能逐漸完善齊備,除建設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外,更加期望看到創新性交易品種優先在北交所試點發展。

市場人士分析認爲,2024年美債收益率見頂,國內經濟託底,市場流動性保持寬鬆,主題投資與成長風格仍將佔優,同時北交所多項重磅改革政策有望落地,將進一步推動市場成長。

整體來看,2023年北交所發行上市節奏保持穩中有進。2024年,直接IPO政策呼之欲出,北交所能否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新“窗口期”、新股良好表現能否持續,均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