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黃珊珊酸「政策初一十五不一樣」 陳時中:我不是月亮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總統英文日前拍板明年元旦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引起國內不少抗議聲浪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儘管多次公開討論和迴應相關疑慮,看似仍滅不了火。臺北市市長黃珊珊也在臉書直批「政策不能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對此,陳時中今(15)日也迴應「我不是月亮,是根據多少事證講多少話。」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圖/記者趙於婷攝)

在蔡英文宣佈開放美豬後,業務相關單位食藥署也直接被陳時中下封口令一率都由陳時中對外迴應,也多次上廣播電視訪問,更曾在直接表示,開放美豬是「換一個臺灣國際上的地位」、「臺灣開放是代表信守承諾」等言論,但仍有人對這樣的說法不買單

陳時中則表示,開放前會先把他講清楚,有食安纔會開放,所謂的食安是根據科學證據,連結國際標準、參考專家意見國人習慣,沒有食安就沒有所謂的開放,「如果條件都拒齊了,國家要走出去會更好,國際地位就會提升,而所謂的承諾指的是當年的議定和談判,經過8年相關驗證越來越清楚,所以在食安前提下,是開放的時機。」

但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則在臉書表示「臺灣人其實很善良,如果能夠在外交空間有所突破,有一個確確實實的外交地位,多數民衆在三管五卡管控下,也會樂意政府站在一起。因此,執政很簡單,說到做到而已。尤其,政策不能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這番言論也明顯暗酸陳時中。

對此,陳時中今天面對媒體提問「月亮一說」和是否覺得「國際地位的說法被誤解?」他則表示「我不是月亮嘛!是根據有多少事證講多少的話,還是要強調大家不要把前提忽略掉了,沒有食安就沒有開放。」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