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三射飛彈失敗 陸專家:技術問題

圖爲4月15日北韓太陽節閱兵展示的飛彈。(圖/美聯社)

朝鮮半島近期局勢緊張,北韓在四月內連續發射三顆飛彈示警,但皆以失敗收場。對此,外界有北韓故意爲之,或美軍動用電磁波與網路干擾的說法;然而,大陸專家卻認爲,最可能主因還是技術故障問題。

北韓上個月有密集的飛彈試射,第一次是4月5日在咸鏡南道新浦一帶,第二次是4月16日在同一地點,兩次都以失敗告終,而且幾乎發射就爆;第三次是4月29日的飛彈非預期性爆炸,殘骸在距發射處35公里處被發現。

對於北韓上述屢射飛彈失敗的原因,外界有許多說法。認爲北韓故意爲之是其中一種說法,因爲發出飛彈又立刻引爆,可以達到發出警報的作用,又不至於過度激怒美國、南韓,甚至影響到鄰近的俄羅斯;認爲美軍發動網路攻擊是第二種說法,因爲美國內部確實有提過「主動抑制發射」戰略。

據陸媒《環球時報》評析,上述說法屬單純臆測的可能性較高,因爲北韓發射車幾乎沒現代化的通信指揮裝備,使得飛彈發射系統本身很難遭受網路攻擊;另一方面,若要通過遙控系統發送指令使導彈自毀,則難度更大,而且也是要飛達一定高度才能實施,因此這類戰略實行的可能性很低。

大陸飛彈技術專家楊承軍認爲,比較有可能的是推進劑問題、測量系統問題,或是導彈飛行時的強烈震動造成電子器件失效和控制系統故障,從而導致飛彈自毀裝置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