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專家:陸明年GDP年增至少6%

北京近兩日有多個重量級經濟論壇舉行,對明年政策建言百花齊放。新浪財經報導,市場普遍認爲大陸今年GDP年增率約3%、遠低於年初訂下5.5%目標,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第七屆國家發展論壇上表示,「只要做到穩中求進,有希望把今年失去的兩個百分點再追回來,明年GDP年增率至少達6%,就算到8%也不會很離譜」。

他樂觀表示,只是要注意明年經濟可能「稍微過熱」,或有些微通膨壓力,但不必過分調控。

還有更多學者提出擴大內需的重要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IMF)前副總裁朱民18日在「財經年會2023」上強調,今年經濟低於預期目標主要來自總體需求不足,其中又以消費和房地產下滑造成的兩大缺口最爲嚴重。他認爲,2023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他指出,除了擴大居民消費、支持住房改善消費以外,還要支持綠色消費、服務消費、養老服務等新消費。消費需有經濟實力,建議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繼續向特定居民發放補貼和消費券。朱民還建議加快戶籍改革,讓更多鄉鎮民衆獲得城市戶口,帶動城市購房等其他消費。

大陸人口問題專家、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蔡昉在「財經年會2023」上也提出相同看法,認爲消費已成制約經濟增長主要因素,必須透過形成新的中等收入羣體,方能大幅擴大消費內需。

他解釋,目前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常駐人口城鎮化率之間差18個百分點,兩者只要縮小一個百分點,就代表800多萬的勞動力。增長勞動力供給不僅可改善資源重新配置的效率,同時形成新的中等收入羣體,對擴大消費自然有所助益。(相關新聞見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