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國發院:數據模型估算 中國染疫人口已超過9億

上海感染人數暴增,醫院被迫在大廳擺設病牀給急診病患使用。(圖/美聯社)

最近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佈一份新冠疫情感染報告,對本輪疫情的傳播特徵、民衆感染後的症狀、人羣和地區間差異進行系統分析。報告指出,從「新十條」出臺後不到2周,大陸許多地方疫情就已達峰;到1月11日爲止,大陸新冠感染率約爲64%,感染人數累積約爲9億人。而據世衛組織統計,3年以來全球的新冠感染人數已列入記錄的爲6.66億。

陸媒《經濟觀察報》引述該報告指出,在區域感染差異上,感染率最高的前3名省份均屬西部地區,第1名甘肅省約91%,第2名雲南省約84%,第3名青海省約80%。報告課題組成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馬京晶表示,在網路上北京、上海、廣州疫情聲量很大,但從數據上估計,西部地區感染率可能更高。

馬京晶表示,上述感染率是模型估計數據,是根據網路平臺上對感染新冠後相關症狀的搜索量計算而得。簡單來說,就是網上對「發燒」、「咳嗽」等症狀搜索上升了,也就代表感染率上升了。

報導說,據瞭解,報告中的感染率數據,主要由脈策數據公司提供原始數據,抓取多家網路平臺上關於新冠症狀的搜索數據,以這些數據爲基礎,估算出大陸與各省市的感染率。

馬京晶指出,如果要用在醫療資源的調配上,還需要了解用藥率、就醫率、住院率等更詳細的數字,這就需要通過全國範圍的問卷調查來獲取。課題組在疫情高峰期還在大陸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有效樣本11443人,調查的樣本比例是依據中國第7次人口普查。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76%的感染者認爲感染新冠後的難受程度要高於自己以前最嚴重的流感或感冒。絕大部分受訪的感染者都出現了發燒、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味覺嗅覺改變、腹瀉等一種或幾種症狀。感染新冠後最爲常見的症狀是發熱,受訪的感染者有82%出現了發燒症狀。樣本中約一半感染者在感染後5-7天症狀消失並轉陰,約20%的感染者需要更久。

調查還發現,感染症狀也存在性別差異。受訪者中女性更傾向於認爲新冠比流感或感冒更難受,症狀出現率均明顯高於男性,症狀消失所需天數更長,用藥率也高於男性。此外,在這輪疫情之前很多人認爲感染後大部分是無症狀,但得了一次後發現,這個病其實「很難受」,課題組希望能把大家感染後的症狀經歷給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