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行業“渴求”資本:年內7家險企發債總額達448億元
南方財經全媒體 林漢垚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人壽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家金管總局的批覆,同意其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350億元(含)。
除了中國人壽外,今年已有7家保險公司發行超400億元債券用以補充資本。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9月23日,已有中英人壽、泰康人壽、平安產險、新華保險、太保壽險、利安人壽、中銀三星人壽7家保險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或永續債,合計發債規模448億元左右。
由於近年來盈利能力、外部資本供給等因素,保險公司發債進行資本補充的需求日益旺盛。
北京聯合大學金融學院教師楊澤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2年償付能力二代二期的實施,疊加近年來股票市場的波動使得保險資金投資收益下滑,保險行業對於資本的渴求明顯。保險行業融資的渠道相對有限,內源性融資主要依靠盈利;外源性融資主要源於增資擴股和債務性融資。
頻頻發債爲哪般
9月19日,中國人壽公告顯示,監管已同意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350億元。同時,中國人壽稱,公司已於此前收到《中國人民銀行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銀許准予決字(2024)第60號),中國人民銀行同意本公司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資本補充債券。
早在去年12月份,中國人壽就審議通過《關於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的議案》。彼時,中國人壽表示,爲應對潛在的資本波動風險,持續保持償付能力穩定與充足,現提請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公司視償付能力及市場情況,在境內一次或分期發行總額不超過350億元人民幣資本補充債券。
增資和發債一直是險企補充資本的兩大方式,但近年來,保險業進入轉型深水期,盈利能力、外部資本供給等因素都加大了資本補充難度,特別是涉及利潤留存和資本公積等內源性資本補充難度更大。
中債資信稱,相比而言,資本補充債券發行流程相對簡單,且不涉及稀釋股權、修改章程等問題,已成爲最常用資本補充工具。
今年以來,保險公司發債頻繁。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9月23日,已有中英人壽、泰康人壽、平安產險、新華保險、太保壽險、利安人壽、中銀三星人壽7家保險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或永續債,合計發債規模448億元。
具體來看,利安人壽在今年4-6月,分別發行了三期資本補充債,合計發行規模30億元;太保壽險6月18日發行80億元永續債;6月20日,新華人壽發行100億元資本補充債;6-7月,中英人壽發行30億元的永續債;7月12日,平安產險發行100億元資本補充債;7月16日,泰康人壽發行90億元永續債;9月23日,中銀三星人壽發行18億元資本補充債。
核心償付能力下滑,資本補充需求激增
保險公司發債進行資本補充需求旺盛與“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實施有關。
中債資信表示,2022年“償二代二期”要求下,只有保單剩餘期限在10年(含)以上的保單未來盈餘才能貢獻核心資本,且計入核心資本的保單未來盈餘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35%,這使得多數保險公司核心資本面臨下降壓力。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承壓明顯,保險公司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補充債補充核心資本的需求逐漸提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及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196.5%、127.8%,相較2021年末分別減少35.5個、91.9個百分點,其中,財產險公司分別爲236.5%和204.3%,人身險公司分別爲186.2%和110.3%。
從監管部門數據統計可以看出,“償二代二期”實施後,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麥肯錫稱,在以風險爲導向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下,資本直接和產品策略、資產配置策略相掛鉤,迫使壽險企業重新思考資本規劃策略。
麥肯錫指出,雖然“償二代二期”規則對夯實資本質量、優化資本風險計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爲保險公司資本管理帶來較大調整。尤其是在當前利率走低、投資市場波動的環境下,保險公司資本管理的矛盾更加凸顯。
有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在新會計準則和新金融工具準則落地後,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受到一定挑戰,其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幅度較大。同時,保險產品結構向低價值率的儲蓄險傾斜,投資收益率下滑和前期續保率下降,都間接提升了險企對資本的要求。
永續債還是資本補充債?
目前,保險公司發債進行資本補充主要有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兩種方式。
今年以來保險公司爲補充資本發行的448億元債券中,資本補充債券發行了248億元,永續債發行了200億元。
對於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有何不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表示,保險公司永續債與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債券的主要區別在期限設定、償付順序、資本認定、稅務處理幾個方面。
龍格解釋到,在期限設定方面,資本補充債通常具有明確的到期期限,需按期還本付息。永續債則無固定到期日,可視爲一種權益工具而非傳統債務;在償付順序方面,資本補充債在清償順序上優先於永續債和其他次級債務,永續債的償付通常排在更後的位置,具有更強的次級屬性;在資本認定方面,資本補充債可能部分或全部計入附屬資本,永續債往往被視爲更接近於核心一級資本的工具,有助於顯著提升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此外,資本補充債與永續債在稅務上的處理也存在差異,具體取決於當地稅法規定。
面對兩種不同補充資本的發債方式,保險公司該如何選擇。
楊澤雲向記者表示,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發行債券主要是滿足監管對於償付能力監管的要求,永續債和資本補充債提升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同。因此,保險公司選擇哪種發債方式,主要看其發債目的:如果是要提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只能發行永續債,而如果僅僅是爲了提升綜合償付能力,兩者都可。由於永續債沒有固定期限、可吸收損失,因此其投資者面臨更高的風險,從而必然要求更高的回報。因此,同等條件下,永續債的利率必然高於資本補充債,這也是保險公司發債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但楊澤雲也指出,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面臨不少困難。他解釋,從此前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的情況來看,由於永續債的投資准入較爲嚴格,投資主體有限,存在着對永續債的需求不足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此前已經出現了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全額減記事件,投資者對於中小金融機構發行帶有減記或轉股條件的資本債券心有餘悸。
因此,在楊澤雲看來,中小保險公司可能有較大的發行永續債的需求,但其是否能順利發行或者能以較低成本發行仍有待市場檢驗。實際中,中大型保險機構成功發行永續債更容易。
險企發債的多重動因
保險公司頻繁發行債券,並不只是爲了滿足日益嚴格的償付能力監管標準。龍格表示,保險公司還通過債務融資,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降低權益資本成本。
龍格稱,發行債券可以爲保險公司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增強流動性管理能力。同時,發行債券也能支持保險公司進行業務轉型和創新。他解釋到,隨着保險行業向數字化和服務化轉型,資本投入成爲推動這些變革的關鍵因素。
此外,低利率環境也爲保險公司發行債券提供便利,龍格表示,當前相對較低的利率環境使得發債成本降低,有利於保險公司以較低成本籌集資金。
但上述業內人士也指出,低利率環境讓險企有更高的意願去發債,但利率持續下行的預期也會讓險企在發債方面存在一定疑慮。
該業內人士解釋到,因爲大家都預計國內長端利率會進一步下行,特別是在美歐央行持續降息的背景下。如果未來利率再往下走,那在未來某個時點發債對於險企而言所負擔的成本就更低,所以險企不會着急鎖定目前看似“很低”的發債利率,因爲未來很可能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