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理財當道 2023先債後股

五大財管行看2023年投資及年終理財

2023年上半場,五大財管行一致預估會是「雲層極厚」的陰天,不確定接下來是大雨、還是撥雲見日。因此,1月拿到年終獎金或紅包時,建議投資人「保守理財」,可停泊在美元優利定存,或搶進短年期高利債券、短年期投資等級債券等商品,先「鎖利」再伺機投資股票,抓住下一波獲利機會。

五大財管銀行包括中信、國泰世華、玉山、臺北富邦及臺新銀。2022年美國聯準會(Fed)鷹式升息17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高利率對經濟的殺傷力,可能在2023年上半年顯現,衝擊全球經濟及股市,因此上述銀行認爲,2023年上半年可能「欲雨不雨,氣候難判」。

但若聯準會停止升息,亦可能「雲層漸散,終見月明」,即股市可能再現新行情,但如北富銀則認爲對利率敏感的板塊,如2023年上半年美股可能「忽晴忽雨,大好大壞」,即波動度會極劇烈,投資風險亦較難控。

臺北富邦銀表示,因應上半年股市恐大漲大跌,策略上應「先求穩再求高」:投資屬性較保守者可逢低分批佈局美元,並透過信評高的債券、特別股或固定收益債券型基金穩收息;屬性穩健者除佈局債券抵禦風險,可搭配主動式或多重資產基金,在市場波動中,達到進可攻、退可守作用;在股市築底後,下半年再逐步佈局美股、新興亞洲股票等。

臺新銀建議,停止升息後,股債皆可能有表現,穩健型可透過美元優利定存暫泊短期資金,投資長天期投資等級債券;積極型則可依投資偏好決定類股產業,建議以多元平衡或穩健爲核心,搭配定期定額投資類股。

國泰世華銀指出,先以債券鎖利、再定期定額佈局股市,並伺機換匯,爲日後投資需要打底;循序漸進參與市場,以「債六股四」穩健組合,有望有效抗震。

玉山銀認爲,在升息尾聲,建議先配置債券,以評級較佳的短債或在美債殖利率逢高時佈局投資級海外債,積極者可在經濟落底跡象更明朗後,分批或定期定額配置新亞等展望正向標的。

中信銀強調,先握有美元及短天期投資等級債券,亦可選擇利變保單或分紅保單,除抵禦利率與信用風險外,更可因升息提高固定現金流以彌補通膨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