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三查獲茶葉袋裝K毒 印QR Code防掉包

保安警察第三總隊第二大隊獲報,以翁嫌爲首的販毒集團涉嫌長期於嘉南地區販售毒品,他們以鐵觀音茶葉袋包裝毒品,甚至擔心遭黑吃黑被掉包,還在真空袋還打上QR Code。(翻攝照片/洪靖宜高雄傳真)

以43歲翁姓男子爲首的販毒集團,涉嫌長期在嘉南地區販售毒品,保三總隊第二大隊耗時半年時間跟蹤埋伏,分別在嘉義、臺南等地拘捕翁嫌及負責運輸的吳姓成員等3人到案,查扣近千萬元的K他命和大麻花毒品。警方查出,該集團將K他命以鐵觀音茶葉袋當包裝,企圖掩人耳目,內層真空包還印有QR Code,除作爲毒品交易信號,還防止遭「黑吃黑」掉包。

保三總隊第二大隊年前接獲情資,以翁嫌爲首的販毒集團長期於嘉南地區販售毒品予中下游藥腳,從中賺取大量不法利益,他們以「鐵觀音茶葉袋」來包裝K他命毒品,內層真空袋更印有QR Code,疑是爲防止黑吃黑,以認證碼作爲毒品交易信號,就是要確保毒品夠純沒被掉包。

專案小組密集跟監蒐證,發現販毒集團成員於去年11月開着行動運毒車,出沒於嘉義市區準備販售毒品,幹員趁車輛現身於西區一處路口時前後包夾,並喝令駕駛下車受檢,26歲吳姓嫌犯發現逃不了、只好乖乖就範,警方隨後於運毒車內緝獲以茶葉袋僞裝的10多公斤K他命等證物,並將人帶回釐清案情。

專案小組指出,以QR CODE認證碼做爲信號在臺灣並不常見,多半應用在國外毒品交易模式,至於「鐵觀音茶葉袋」也是交易認證手法之一。專案小組循線追查,該集團會先將毒品放置於28歲鄭姓共犯住處,今年1月在臺南循線逮人後,再溯源查出上游就是43歲的翁姓主嫌。

另查出翁嫌的哥哥是嘉義縣民代,翁竟選在哥哥的服務處當轉介站「交貨」,在得知共犯陸續遭逮,數月來四處躲藏,仍在上月25日在義竹鄉落網,但他偵訊時否認犯行,訊後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移送嘉義地檢署偵辦,3人均遭裁定收押。警方研判該批毒品是自境外走私來臺,持續向上溯源。翁嫌的民代哥哥經查已排除涉案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