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母虐童、社工被上銬 社工、寄養家庭被波及灰心

臺北市1歲男童遭劉姓保母虐待致死,陳姓社工也因涉僞造探視紀錄遭警方帶回,引起各界關注,與該事件無關的許多社工、寄養家庭也受輿論波及,雲林家扶中心這幾日已接到許多寄養家庭反映對相關言論感到灰心,擔心寄養家庭招募更困難,也有民衆說不想再捐款。

雲林家扶中心督導歐厚成表示,三月是國際社工月,男童被保母虐死案發生後,陳姓社工被警方上銬帶回,網路許多輿論對社工服務與專業質疑,他還遇到民衆說以後不想捐款給社福機構,這件事震撼社工界,許多社工感到沮喪。

雲林家扶有34戶寄養家庭,目前安置39名寄養童,在臺北虐童事件發生後,也感受到社會異樣眼光看待,寄養父母反映,他們都很努力照顧孩子,卻因一顆老鼠屎被牽連,非常灰心。

家扶中心督導林珊宇說,進到寄養家庭安置的孩子因特殊境遇,身心都需要長期照顧治療,確實不好照顧,寄養父母需要更多耐心、細心,這幾年寄養父母招募不易,擔心受此事件影響會更艱難。

林珊宇說,家扶中心的寄養家庭要經過層層課程的訓練,每一年還有審查會、各種寄養訓練,纔會進入寄養家庭。

社工人員在寄養過程,會去訪視,除關心寄養童身心狀況,也會了解在照顧上面有沒有需求,剛安置首月是週週訪、第二個月是二週訪一次、第三個月開始月月訪,中心會不定期舉辦活動讓寄養童參加,增加社工觀察機會。

寄養童跟原生家庭會面時,社工會有跟孩子單獨相處時間,通常每月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以上,可以藉此瞭解孩子在寄養家庭的生活。

考量需要安置的孩子身心狀況特殊,照顧者需要有更專業的培訓,縣府部分兒少是透過保母安置,雲林家扶中心已跟縣府提議,如果保母有意願加入寄養家庭,可以透過中心的培訓課程跟評估審查機制,導入寄養家庭體制,避免照顧不當的憾事發生。

雲林家扶中心主任廖志文表示,寄養家庭對特殊兒少付出很大的心力,不會太在意政府給多少錢,甚至自掏腰包給予孩子更多的照顧,很多孩子長大後都與寄養家庭保持連繫,希望社會能給予更多支持。

雲林家扶中心社工每月訪視寄養兒童,並舉辦活動讓寄養童參與,每月安排與寄養童獨處,瞭解孩子狀況。圖/雲林家扶中心提供

雲林家扶中心社工每月訪視寄養兒童,並舉辦活動讓寄養童參與,每月安排與寄養童獨處,瞭解孩子狀況。圖/雲林家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