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案延燒 餐盒公會建議:營養午餐暫停用粿條

北市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延燒,使得民衆對粿條產生食安疑慮,中華民國餐盒同業公會建議團膳業者暫時不用粿條,改用烏龍麪、炒麪、炒米粉替代,避免家長疑慮。此爲學校營養午餐示意圖。記者餘承翰/攝影

北市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延燒,使得民衆對粿條產生食安疑慮,北市迄今累計13例。中華民國餐盒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明信今表示,粿條是否有問題,仍靜待衛福部相關調查,但建議團膳業者暫時不用粿條,改用烏龍麪、炒麪、炒米粉替代,避免家長疑慮。

陳明信說,粿條是否有問題,仍靜待衛福部相關調查。他強調任何食品都要管理好保存期限、製造流程、冷鏈過程、保存方式,若保存不佳恐引發風險。

他坦言,粿條不好烹調且會黏,並非團膳業者慣用食材,因爲此次事件,社會瀰漫恐慌氛圍,雖然檢驗報告尚未出爐,公會建議團膳業者暫時不用粿條,可用烏龍麪、炒麪、炒米粉替代,避免家長疑慮。

教育局表示,根據該案目前資訊,可能是保存過程不當,造成出現致命的米酵菌酸,教育局將發文提醒各級學校,應對午餐業者重申,所有食材保存都要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同時學校也應進行不定期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