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憾!怕觸黴頭拒談生死 兒子背著手足幫爸爸海葬

如果能提早談生死,讓自己和家人都能避免糾紛和困擾、不留憾。 圖/記者王燕華攝影

越不談越可能留遺憾,提高爲自己和家人老後做準備的意識,祈願包含病危時的醫療決定、身後事,能照着意願完成,這樣積極面對死亡,是善終、不成孩子負擔的最好態度,避免因生前沒有談過,造成遇到突然的驟變不知道如何處理。死亡咖啡館活動帶領人(主持人)郭慧娟老師表示,想要生死兩安、不麻煩別人,要爲醫療照護和醫療決議、身後事提早準備,跟家人談生死事其實有一些原則可循。

1.先從「他死」談起

郭慧娟指出,人傾向對熟悉的名人發生的事充滿關心,剛好有彼此都知道的名人有講到、或發生相關事件,如果以此作爲引導開始對談,是個自然的切入點。

2.瞭解做決定的原因

郭慧娟強調,談死亡這件事要聊出後面的意義和價值,因爲背後的原因纔是有情感的,而不會是很表面的,詢問「爲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例如「某某人他是採用晉塔的,那你爲什麼想要選擇塔位呢?」

3.重點是氣氛非話術

她指出,對談生命這件事,應該是一個情感交流的溝通,要讓對方感覺到真誠的態度,充滿關懷還有愛,當這樣的氛圍到位時,對方就會更有意願談下去,也不用期待一次到位、趕快談到決定,而是爲未來能繼續談相關話題有個預備心理。

4.傾聽、接納、不評價

有些人在談生死決定的時候,會習慣性地說「不要那樣做啦」「這種葬法沒有人這樣做」等等的語句,但是當死亡這個話題已經不是很討喜了,如果又被別人採取一種評價式的迴應,會容易打退堂鼓,乾脆不要講了,這樣的口氣絕對要避免。

5.從願意談的家人開始

有時候要特別去硬碰硬一定要家人一起聊,會有挫折感,從願意談的家人開始練習,或是嘗試會更容易,也可以複製成功的對話經驗。

6.同理家人未準備好的心情

有些家人不願意的原因可能是曾經經歷悲傷或心裡頭有些遺憾、有心結,對這樣的家人避免貼標籤責怪對方爲何不願意談,應同理他的經驗,當越來越多周邊的家人願意談時,更有機會讓他敞開心。

7.談之前先做好功課

做好功課能幫助對話流暢地進行,例如想談身後事,可是對做法全然不知,就很容易讓對話停頓下來,沒有做好準備就沒辦法繼續談下去。現在很好的是方便得到資訊,想要知道的主題透過網路搜尋,很快可以得到,就能回答對方、延續討論。

8.沒有不能談的親友

有關於這點的認知非常重要,並且對不同的家人有不同的談法,這樣下一步纔會啓動,也就是具有彈性的態度。

和子女談生死的提醒整理

郭慧娟表示,不只是瞭解長輩的想法,還有的情況是自己已經有預備心理了,但子女或後輩可能是不捨;可能是怕觸黴頭,每每開口想要談身後事的規劃,許多人的經驗裡或許會收到類似「不要說了,你一定會長命百歲」的迴應,拒絕再談下去,郭慧娟也整理面對子女談話的要點,掌握住了就可以轉化對話氣氛。

與子女談生死要點內容

資料來源:郭慧娟提供 / 製表:橘世代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