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湳仔溝辦生態教育活動 逢冬賞多種候鳥好時機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今天在板橋湳仔溝舉辦生態教育廊道活動,展示湳仔溝的蛻變及生物的多樣性。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位於新北板橋的湳仔溝過去是新北「四大黑龍江」之一,透過工程改善後,近年逐漸回覆生機,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今於該河域舉辦生態教育廊道活動,藉由懸掛於津渡橋上的14面展板,展示湳仔溝的蛻變及生物的多樣性,教育孩童湳仔溝除防洪排水外,也是條具有豐富物種的生態廊道。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湳仔溝自2007年起,透過污水截流、礫間處理、施作子溝等工程,成功改善環境。並更進一步採用污水專管處理、加速污水接管、生態工法及渠道綠美化等手段,有效減少污染,該河域目前觀察到的生物種類已達164種。

臺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李昭賢說,2021年起與新北水利局合作,強化了對湳仔溝生態環境變化的監測,更明確的紀錄到生物多樣性的成長,並將觀察到的多樣生物資料整合到生態教育展板中,爲民衆提供豐富的生態資訊,讓民衆除散心也能學習環境教育。

參與活動導覽的民衆李先生分享,之前都不知道,原來湳仔溝已經變的這麼漂亮,完全感覺不到髒臭,而且透過老師的導覽,看到了白鷺鷥、白鶺鴒、東方環頸鴴及紅尾伯勞,真的感到驚奇。

水利局說,湳仔溝現已成生態廊道,包括鳥類、蝴蝶、蜻蜓、兩棲類、魚類和爬蟲類等,目前隨着冬候鳥到來,大白鷺、蒼鷺、磯鷸、花嘴鴨、小水鴨、白鶺鴒、黃鶺鴒、灰鶺鴒、東方環頸鴴及紅尾伯勞等更陸續現蹤。

新北水利局今於板橋湳仔溝舉辦生態教育廊道活動,藉由懸掛於津渡橋上的14面展板,展示湳仔溝的蛻變及生物的多樣性。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新北水利局今於板橋湳仔溝舉辦生態教育廊道活動,吸引衆多民衆參與,一覽生態物種。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湳仔溝現已成生態廊道,包括鳥類、蝴蝶、蜻蜓、兩棲類、魚類和爬蟲類等。圖爲磯鷸在溪石上小憩。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今天在板橋湳仔溝舉辦生態教育廊道活動,臺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李昭賢向大家分享該河域蛻變。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