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一代宗師施敏辭世 陽明交大12/28舉辦追思會

半導體一代宗師施敏辭世,陽明交大舉辦追思會。(陽明交大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半導體產業「一代宗師」施敏於美國當地時間6日辭世,享壽87歲。陽明交大將於12月18日至29日設置追思禮堂,並於12月28日舉行施敏院士追思紀念會,供社會大衆及陽明交大師生前往緬懷其一生對學術及科技產業的貢獻。

陽明交大指出,施敏1957年自臺大電機系畢業後,先後進入美國華盛頓大學與史丹佛大學攻讀碩博士,僅3年的時間便取得史丹佛大學博士學位,在貝爾實驗室的期間是施敏的黃金年代,他完成了畢生最重要的發現「浮閘記憶體」。

儘管這項發現沉寂了10多年纔在1983年因爲其輕巧省電的特性,被任天堂的電動玩具主機採用,但時至今日,浮閘記憶體的應用已經遍佈了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締造了驚人的產值,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除此之外,由於貝爾實驗室鼓勵內部相互學習的風氣,也促成他動手撰寫半導體元件的書。

1969年施敏出版第一本著作「半導體元件物理學」,此書被譽爲「半導體界聖經」。這本著作與時俱進,從全球半導體相關文章篩選了最重要的內容,他總是謙稱此書能夠暢銷全球是因爲「我英文不太好,不敢寫很複雜的句子。」該書被翻譯成六國語言,銷售超過300萬冊,成爲全世界半導體領域師生、研究人員的經典必讀書籍。

施敏的學生遍及全球,他也曾以訪問教授的身分受邀至英國劍橋大學、瑞士科技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等學術殿堂講學,一生作育英才,影響許多學生投入半導體與電子產業。2014年,施敏院士在中華開放教育平臺上開設了電子與半導體微學程「半導體元件物理」,將畢生的功力融入到八週的課程,由淺入深帶領學生了解基本半導體元件與物理及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

除了教育上的貢獻,施敏曾接下交大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主任的要職。當時的電子中心僅有50坪的地,施敏認爲此事將有礙交大在電子領域研究長遠的發展,因而建議學校向教育部申請經費興建電子資訊研究大樓,此大樓於1996年10月竣工。卸下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主任職務後,他接下國研院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主任的重責大任,推動奈米電子研究大樓的興建與完成。此2項工程提供了世界級前瞻性電子與資訊的研究環境,嘉惠半導體領域的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