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市值再增10倍 谷月涵:長線有機會挑戰兩萬點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右)表示,半導體市值10年成長10倍,臺股長線挑戰兩萬點;寬量國際顧問何柏傑(左)、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中)。(寬量國際提供/洪凱音臺北傳真)

繼臺積電法說會宣佈擴大高雄廠建置後,22日再傳出將至嘉義設1奈米廠,臺積電也以「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迴應」;有臺灣先生之稱、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表示,今年臺灣產業展望仍聚焦半導體業,並稱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10年後市值將成長10倍;谷月涵表示,半導體將帶動的一輪產業成長循環,臺股指數長線有機會挑戰兩萬點的可能。

谷月涵指出,臺積電長期扶植臺灣半導體供應鏈的策略,開始吸引外國投資人注意,寬量國際內部追蹤的49家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財務資料,研究團隊預估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市值將由目前的249億美元,於2033年成長10倍至2577億美元。

谷月涵指出,半導體市值不斷擴充,將會推升臺股向上,他認爲,農曆年前臺股指數挑戰萬8僅有一半機會,但長線來看,有挑戰兩萬點的可能性,但要視當下臺美資金狀況而定。

谷月涵根據QIC對49家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的研究,展望未來10年,假設自2022至2033年臺積電與供應鏈廠商營收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爲15%與16%,若以3倍市值、營收比估算10年後的供應鏈市值,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市值可望從目前的249億美元,於2033年成長10倍至2577億美元。

而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市值佔臺積電比重,則可望從目前的5%提升至13%,彰顯臺灣供應鏈持續對臺積電營運的長期貢獻與業績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