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水庫第二階段改善工程 盼恢復庫容至2000萬立方公尺

白河水庫近年淤積嚴重,爲了恢復庫容,近年相關單位執行更新改善工程,已達標清淤270萬立方公尺。(張毓翎攝)

過去白河水庫枯水期蓄水率掛0,總是引起熱議,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解釋,繫於近年淤積嚴重,爲了恢復庫容,進行空庫清淤的關係。而歷經4年第一階段的更新改善工程,已達標清淤270萬立方公尺,南水局正提報第二階段計劃,最快明年設計、施工,盼恢復庫容至2000萬立方公尺。

白河水庫1965年興建完工時,有效庫容爲2253萬立方公尺,但由於淤積日益嚴重,如今剩不到2000萬立方公尺,南水局、農水署嘉南管理處等單位攜手合作,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經費補助,辦理爲期4年的第一階段更新改善工程,從2019年至今已標清淤270萬立方公尺,超過原計劃的清淤總量250萬立方公尺。

嘉南管理處白河水庫分處指出,經過這幾年的更新改善工程,包含水庫清淤、繞庫排砂及河道放淤,去年10月測量,白河水庫的有效庫容已經達到1307萬立方公尺,此外供灌情形也已改善許多,二期作固定供水至東山糞箕湖、頭前溪及白水溪灌區。

白河水庫第一階段的更新改善工程完成後,第二階段工程已於今年3月通過環評程序,南水局正提報計劃爭取預算中,期程7年,最快預計明年起辦理相關設計及施工。

南水局表示,第二階段計劃除透過水庫清淤恢復庫容外,也藉由越域引水,從嘉義縣中埔鄉設置攔河堰引取沄水溪的剩餘水量,引至白河水庫蓄存調度;同時,配合水庫下游河道保護工作,整體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益及河防安全。

南水局副局長王瑋說,白河水庫供水標的以農業灌溉爲主,以近10年供水情形統計分析,農業用水平均每年2000萬立方公尺,公共用水平均每年則45萬立方公尺,待第二階段計劃完成後,不僅能穩定既有灌區灌溉用水外,預計每日可增加2.8萬立方公尺的公共用水,對南部整體水資源調度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