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郭曉倩:中國AI發展最大機會點在應用

本報記者 譚倫 北京報道

“AI的發展可能並不是片面地拼技術、性能或者參數規模,而是找到真正的實際應用場景。所以,當下來看,中國AI發展還是充滿機會,而這個機會點很大可能出現在應用側。”

3月20日,在“人工智能涌現 產業生態煥新”專題研討會上,百度集團媒體中心暨大健康事業羣組公關負責人郭曉倩在會上表示,縱觀任何一項創新科技的發展規律,初期或許都是性能第一位,但是真到實際應用場景的時候,更強調解決現實問題。AI發展亦不例外,因此,應該更爲長遠地看到中國AI產業的發展機遇點,而AI應用或將承擔這一角色。

作爲國內最早佈局AI的廠商,百度從2013年起就投入AI研發。據郭曉倩介紹,和美國Open AI、Google等目前AI大模型領域的巨頭同時期,百度在2019年開始探索大模型研究,且隨後推進發展的時間線與國外基本保持一致。

截至目前,百度已經推出了包括文心大模型4.0、深度學習平臺飛槳、AI原生應用文心一言等一系列AI技術、產品及生態成果。其中,文心一言的用戶規模在2023年年底已突破1億人,飛槳的開發者數量則達到1070萬人,基於文心一言的創新應用已經超過4000個,涵蓋了各類應用場景。正是這些應用側的成果,讓百度位居當前全球AI領域的領先陣營之中,也成爲代表中國AI產業的領軍者。

郭曉倩認爲,當前很多火熱的AI技術創新,最後落子到應用層面時,都需要終端、製造業等產業側進行承接。”所以在其看來,在製造和應用領域向來具備諸多優勢的我國,未來在AI產業發展上也仍有優勢點。

“必須坦承正視技術差距,但也不用妄自菲薄。”郭曉倩表示,中國AI在應用落地方面仍有機會點,正如百度CEO李彥宏此前指出,我國AI更大的機會是在應用層,而這也是百度正在致力與開發者、創業者、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的目標。

郭曉倩透露,百度從去年起已經基於大模型對所有業務產品進行重構。“比如百度文庫,過去可能就是一個文獻檢索工具,但現在基於大模型升級後,它在一分鐘內就可以生成一個20多頁的PPT;又比如過去只做存儲的百度網盤,現在也有了‘大腦’,能夠根據用戶指令直接定位找到需要的某句文字、某張圖片或某幀視頻,並作智能總結。”郭曉倩表示,有了大模型後,相信未來很多產品在應用場景上會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間。期待中國的AI發展既要“卷”技術更要“卷”應用。

(編輯:張靖超 校對:顏京寧)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