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臉綠?陸買不到ASML機臺 外媒曝靠「一掛兄弟」殺出血路

美國對大陸祭出晶片限制措施,反而讓大陸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從中獲益。(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拜登政府對中國大陸祭出嚴苛晶片出口管制,又拉攏荷蘭與日本,限制設備輸出大陸,美日荷連線圍殺,究竟誰是大贏家?港媒報導,去(2022)年大陸主要半導體設備製造商營收都大幅成長,多家美國晶片製造商暫停在大陸業務,反而讓中國大陸半導體廠抓住機會從中獲益。

南華早報報導,受到大陸本土強勁需求加持,向晶片代工廠銷售晶圓的滬矽產業2022年營收達36億元(人民幣,下同),成長46%,該公司鎖定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爲銷售主力;北方華創去年營收年增51.7%至147億元;中微半導體設備去年營收47億元,淨利潤增長15.6%。

此外,半導體制程設備大廠盛美上海,擁有半導體清洗、電鍍和先進封裝溼製程等關鍵技術,去年營收29億元,較2021年的16億元大幅成長。

研究機構TechInsights半導體產業分析師Sravan Kundojjala表示,美國製裁強化中國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雄心壯志,並推升中國設備製造商營收成長。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大陸內部有個共識,希望向國內供應商採購價值達70%的目標,因此僅在廣東南部就發展逾40個半導體項目,價值超過5000億元,有望持續推動本土製造設備的旺盛供需。

全球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Peter Wennink日前表示,美國出手斬斷中國取得設備,面對技術困境,中國轉向投入與自研半導體設備等技術,是合乎邏輯的做法。

Wennink強調,艾司摩爾必須持續能夠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場,這不僅對中國重要,對艾司摩爾也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