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失靈 北市民陳情電話疑外泄

北市議會財政建設委員會討論北市府分析1999陳情電話侵害個資疑慮,圖爲資訊局長呂新科。(楊亞璇攝)

臺北市政府日前遭披露「1999市民當家熱線」市民陳情電話錄音,未經當事人同意下,被市府提供給第三方廠商AI語音辨識分析,市長柯文哲聲稱有資料治理委員會爲民衆把關個資,但60件POC(概念性實證)案僅有1件送審,議員炮轟市府把關機制失靈,根本先上車後補票。對此,資訊局表示將加強SOP機制。

北市府資訊局啓動「1999導入語音辨識評估專案」及「1999心聲分析規畫專案」挨轟濫用個資。議會財政建設委員會14日開會,對於兩案是否經由資料治理委員會審議,資訊局長呂新科說,立案時委員會尚未成立,由智慧城市推動小組召開評估委員會審查。

議員苗博雅批評「先上車後補票」,研考會還在研究怎麼保護市民個資機制,竟在4月8日招標1999市民當家熱線數位轉型與個資保護研究,痛批執行過於草率。

議員林亮君則質疑,大量POC案在北市場域實驗,有可能涉及臺北市民個資,但適法性評估根本是零。呂坦言,若資料治理委員認爲有資安跟個資保護疑慮,才送入委員會。

黃鬱芬批,柯文哲聲稱北市有資料治理委員會,好像北市府會保護好民衆的個資,但實際有非常多委外案子不會進入資料治理委員會,炮轟把關機制失靈。

據資訊局資料,2020年至今,有60件POC案,當中僅有1件送入資料治理委員會。呂新科表示,由於各界有疑慮,1999兩案將於4月中排送資料治理委員會,未來其他案件,可能採書審方式送入資料治理委員會,或指派委員進入智慧城市委員會,加強SOP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