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染疫音樂家事件後 呂紹嘉感謝能重返舞臺
歷經澳洲染疫音樂家事件,國家交響樂團日前在音樂總監呂紹嘉的帶領下,重返舞臺,連三週舉辦直播音樂會。圖爲日前彩排畫面。(本報資料照片,杜宜諳攝)
歷經澳洲染疫音樂家事件,國家交響樂團日前在音樂總監呂紹嘉的帶領下,重返舞臺演出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呂紹嘉(圖中)在會後對觀衆表示感謝。(摘自YouTube)
歷經澳洲染疫音樂家事件,國家交響樂團日前在音樂總監呂紹嘉的帶領下,重返舞臺演出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呂紹嘉在會後對觀衆表示,「3個月前同樣演出這首作品,沒想到在那之後,要等到3個月後,才能再重新上臺演奏,能重返舞臺,我由衷感謝。」
呂紹嘉表示,這段時間每個人都很辛苦,「但也學了很多東西,我們互相幫助、扶持,一起走過,可以在這裡表演給大家聽,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個人覺得非常光榮、珍惜,非常感謝。」
隨着藝文場館恢復人氣,短短兩週內,國內三樂團包括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和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不約而同都選了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作爲解封后和觀衆見面的曲目。
對此,樂評人唐若甫分析,「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有如貝多芬打醉拳,行雲流水又大氣蓬勃,可展現自由自在的狀態,深受觀衆和各國指揮喜愛。」
唐若甫以書法比喻貝多芬的交響曲作品,「第一號、第二號,接近海頓,莫札特風格,像是早期的隸書,第三號到第六號,則是超脫之前的海頓和莫札特,有如楷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到了第七號,則是獨樹一幟,灑脫、豪放,像是草書,寫的人酣暢淋漓,看的人意猶未盡,有一種高度的融會貫通,不拘一格又天馬行空。」
此外,唐若甫指出,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在第四樂章,第一次使用了3個強音記號,「之前的第一號到第六號,最多隻用到2個強音記號,可說是給了很大的力度空間,這行雲流水般的音樂行徑,讓指揮家們都愛,可展現自由自在的一面。」
呂紹嘉表示,貝多芬音樂帶給人正向力量,「疫情漸緩,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振興的事情,纔剛要開始,而貝多芬音樂帶給我們的啓示,就是在困境中,能感到光明和希望,永遠保持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