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就算有核潛艦 馳赴南海還要解決這問題
分析認爲,美英幫澳洲打造的潛艦可能類似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圖爲維吉尼亞級潛艦「北達科他」號(USS North Dakota,SSN 784)2019年1月31日穿越泰晤士河(Thames River)的畫面。(美國海軍)
澳洲上星期宣佈,將放棄和法國調漲達660億美元(約1.8兆臺幣)的12艘柴電潛艦大單,轉而和美英合作,至少打造8艘核潛艦。
《富比士》(Forbes)雜誌23日的分析指出,撇開美英澳惹火法國的政治層面外,坎培拉還必須在潛艦上有所選擇。他們可以選擇針對澳洲打造的美國維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英國機敏級(Astute Class)核潛艦,或是倫敦新設計的潛艦。
不過,這些潛艦的基地就和它們的設計一樣重要。畢竟,所謂的澳英美(AUKUS)軍事安全合作伙伴協議的重中之重,在於打破澳洲海軍活動所受的距離限制。
目前澳洲皇家海軍有6艘在瑞典協助下,於1990年代研製的柯林斯級(Collins-class)柴電潛艦。它們的基地都在伯斯(Perth)附近。但從伯斯到最可能和中方爆發戰爭的南海,單程就達3500英里(近5633公里)。
雖然柯林斯級潛艦能續航90天,但澳洲皇家海軍通常一次部署只有70天。而從伯斯往返南海,就消耗掉潛艦續航力多達15%,而原本澳洲打算向法國採購的潛艦很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核潛艦就截然不同了,縱使在潛航狀態下,它們仍能高速前進,同樣的航程,卻能縮短一天。
此外,它們的排水量較大,甚至可達兩倍,儲存空間比傳統潛艦多,因此可部署的時間也長得多。美國核潛艦通常1次部署6個月,遠比澳洲柯林斯級的70天長多了,而澳洲國防部看中的就是這點。「核動力潛艦和傳統潛艦相較,擁有隱形、速度,機動性和生存力等優越的特性,而且幾乎沒有航程限制。」
然而,伯斯的潛艦基地對攻擊行動來說,還是不太理想。但東岸雪梨附近的基地這西岸基地相比,距離還要更遠。理論上,如果真的爆發衝突,北岸的基地可以縮短航行時間。達爾文(Darwin)的基地距離南海只有2500 英里(約4023公里),柴電潛艦從當地到南海只要5天,比從伯斯出發的7天短,但核動力潛艦可能只需要4天。
不過,達爾文基地很小,目前只有輕武裝的短航程巡邏艇駐紮。而碼頭的長度大約只容得下9艘巡邏艇,其他也沒剩下多少空間了。因此澳洲海軍2019年展開了4年耗資2億美元(約55億臺幣)的專案,將增建燃油庫和新碼頭。澳洲國會說,未來兩棲艦、水上支援艦、水面作戰艦艇,還有如潛艦、獵雷艦和水文艦等專用海軍艦艇,都能在這兒停泊加油。
當然,支援核潛艦多少比支援柴電潛艦難,它們比較大,需要較多空間,並要依賴複雜的核反應爐,還有相關零組件。而美澳海軍似乎已有打算,2019年末,美國太平洋艦隊派核潛艦支援艦到達爾文,而它長駐當地,或許有助於加速澳洲在達爾文打造核潛艦基地,大大縮短未來潛艦到南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