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中貿易逐漸回暖 商界稱將需時數月

圖爲去年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印尼峇里島會見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新華社)

路透社報導,中國3年多前與澳洲陷入政治紛爭,開始阻擋進口多種澳洲商品,如今限制正在放寬,但跟當初阻礙貿易相比,恢復貿易的挑戰更多。澳中商會會長奧森說,恢復正常將是個緩慢過程。

澳中領袖去年底的會談促成雙方關係融冰,中國今年1月放寬對澳洲煤炭的限制,然而經過3個月,今年3月的煤炭進口水準仍只有2016至2019年平均值的三分之一。

貿易商表示,官僚體系有其慣性,上級的話要過幾周纔會傳到中國海關官員;貿易商爲了處理許可證事宜,得拜訪8個政府部門。買家則稱今年2月,進口許可證申請作業的電腦系統裡還沒列入澳洲。

而且澳洲礦場在過渡時期已經找到新買家,不再爲焦煤提供優惠價格。同時中國的市場份額也被俄羅斯與蒙古國更便宜的產品吃下。

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Australia China Business Council)會長奧森(David Olsson)說:「這些事情需要時間,沒有魔杖能使一切恢復正常,這會是需時幾個月的緩慢過程。」

中澳關係惡化可追溯至2017年,當年澳洲表態關切中國把引發爭議的南海島嶼軍事化,並引進反外國干預法,被認爲是在劍指北京。

在澳洲呼籲調查新冠病毒起源後,中國於2020年以阻礙貿易作爲迴應,阻擋從煤炭到木材、合計約170億澳幣(約新臺幣3510億元)的澳洲產品進口。

不過雖然有上述限制,澳洲對中國的整體出口額依然激增,從2019年的1490億澳幣,提升至去年的1750億澳幣,主因鐵礦貿易蓬勃發展。報導稱,對於中國鋼鐵廠來說,鐵礦貿易重要到承受不起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