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曼“背刺”黃仁勳
點擊上圖▲立即瞭解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絕大多數都是利益鬧的。”
文 / 巴九靈(微信公衆號:吳曉波頻道)
Open AI可能要不跟英偉達玩了。
英偉達曾經最親密的戰友和客戶、在知名媒體鏡頭前大肆誇讚黃仁勳和英偉達芯片的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突然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策。
1月20日,彭博社爆出一條獨家新聞,讓科技圈爲之震動。據知情人士透露,奧特曼正計劃斥資數十億美元,打造一座半導體晶圓廠。這不僅意味着OpenAI將進軍半導體制造領域,更象徵着它要從源頭上掌握人工智能的“心臟”——芯片製造。
通過自主設計、製造和銷售芯片,OpenAI將能直接與終端市場對話,與其他設備廠商一較高下。更重要的是,這將極大降低成本,提升對基礎架構的控制力,滿足OpenAI日益增長的需求。
這個結果其實在科技圈的觀察家眼裡並不意外。
因爲隨着英偉達芯片能力的增加,價格也打着滾往上翻,這已經引起了OpenAI等大客戶的極度不滿。據說兩個月前OpenAI的“政變”前夕,奧特曼還親赴英偉達就2024年芯片採購議案進行談判。
結果鎩羽而歸,這才萌發奧特曼準備在芯片產業大幹一場的想法。
奧特曼的芯片計劃
奧特曼的這一決策並非憑空而來。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已經奠定了算力芯片在這個行業的基礎地位。現在如果將這種核心資源委託給供應鏈上游,奧特曼覺得OpenAI的發展永遠會受到桎梏。
據說上個月OpenAI曾經有過一輪緊急擴充2萬塊H100芯片的計劃,但因爲英偉達的供貨量無法滿足,只能悄然終止。
這實際上觸及了奧特曼的逆鱗。
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
在他看來,當下OpenAI能領先於行業內其他競爭對手,實際上只剩“時間”了。如果往後再拖延3—6個月,競爭對手的追趕一定會讓OpenAI現存優勢化爲烏有。
另一方面,他已經看到目前人工智能逐漸向硬件化和基礎設施發展,而決定這一系列發展能力的核心就是算力芯片,這種龐大的需求完全可以支撐起一個供應鏈。
當然,如果能掌握算力芯片的研發、製造和生產能力,憑藉自身強大的模型訓練和調整技術與能力,OpenAI將與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等半導體巨頭平起平坐,爭奪新市場份額。
除了這兩個重要原因,算力芯片本身研發難度並不高,也是奧特曼做出這個決策一個特別重要的依據。
這裡做個簡單科普。 通常我們說的GPU實際上是顯卡芯片, 由英偉達於1999年研發, 一開始主要用於大規模圖形生成、3D渲染等,它讓當時計算機進入了多媒體和3D顯示時代。
在英偉達發明GPU芯片之前,圖形顯示主要由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也就是CPU和計算機主板中的部分元器件承擔。缺點是效率低,圖形顯示效果也不理想。
到了人工智能時代,人們發現用GPU進行人工智能運算的速度遠超CPU。與此同時,英偉達相關芯片的設計和製造難度遠遠低於英特爾和AMD所製造的CPU。於是,英偉達就從一家專注生產顯卡的公司,一躍成爲人人都關注的人工智能核心基礎企業。
而在去年11月發佈最新產品之前,A100和H100這兩款GPU芯片,是英偉達提供給人工智能計算市場最核心的產品。但它們依然只是圖形處理芯片,而不是專門的算力芯片。
對於大模型訓練來說,不論是A100還是H100,這些GPU芯片含有的圖形能力並不是必需。英偉達相關芯片對於OpenAI日常使用而言,也只用到了一部分的能力。如果讓OpenAI自行開發,完全可以去掉這些不需要的功能,設計出性能更強的算力專用芯片。
H100
圖源:財經頭條
爲了實現這個宏偉願景,奧特曼四處奔走,尋找資金支持,他的目光投向了阿布扎比的雲計算巨頭G42公司和日本軟銀集團。儘管談判尚處於初級階段,但奧特曼的決心和OpenAI的雄心已經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
即使在去年11月短暫卸任OpenAI首席執行官期間,奧特曼也沒有放棄這一夢想。他深知,這是OpenAI的未來所在。迴歸後,他更是將這一計劃提上了快車道。據悉,他已經試探過微軟對該計劃的態度,並得到了積極的迴應。
然而,夢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着巨大的鴻溝。
建設一座最先進的半導體制造工廠所需資金可能高達數百億美元。而要構建一個全球性的製造工廠網絡,所需時間和資金更是難以估量。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希望從G42籌集80億至100億美元的投資。但目前談判進展尚不明朗。
逮着羊一直薅的英偉達
在某種意義上,黃仁勳是站在奧特曼背後的男人。
在進入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學習期間,奧特曼曾參加過一次人工智能的大學生設計大賽。在那場比賽中,他和室友創造性地設計了一個小小軟件,利用英偉達的顯卡實現了對人工智能模型的計算和培訓。
奧特曼團隊最終奪得冠軍,而此次大賽的贊助者正是英偉達。在現場,黃教主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看着奧特曼設計的這個小軟件,愛不釋手。
據說奧特曼的這個小軟件後來被黃教主買下,成爲CUDA的原型。而一年後奧特曼輟學創業,黃仁勳也給了他一筆風險投資。
CUDA其實是一個開發軟件,程序員利用它便能調用GPU的芯片來進行計算,因此被視爲人工智能進入快車道的技術基礎。
之後在人工智能領域,兩者成爲無話不談的忘年交。在黃仁勳的竭力支持下,OpenAI在剛創立的時候,就拿到了英偉達還在工程技術階段的H100芯片去進行AI訓練。
換句話說, H100的成功是英偉達和OpenAI共同努力的結果。
然而一切交情,都抵不過利益的糾葛,山姆·奧特曼最終還是“背刺”了這個曾經站在他身後的男人。
隨着OpenAI的發展壯大以及微軟百億資金的注入,其對於GPU訓練芯片的需求越來越大,也逐漸成爲英偉達最重要的客戶。按理說對於重要客戶,一般企業的發展都會通過降價讓利的方式來維持。但英偉達這兩年卻反其道而行,不斷漲價,似乎想從這些大客戶身上薅到更多的羊毛。
權威數據顯示,英偉達在全球人工智能處理器市場的份額高達80%以上,這無疑給OpenAI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花旗研究的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甚至指出,英偉達在AI訓練領域佔據了“至少90%”的市場份額。這意味着,OpenAI在芯片供應方面幾乎完全受制於英偉達。
英偉達公司創始人黃仁勳
成本問題同樣嚴峻。據投行伯恩斯坦的分析師估算,H100的價格已經飆升至25000到30000美元。在二手市場上,價格更是動輒超過4萬美元。
這讓ChatGPT單次查詢的成本提高到約4美分, 也 意味着隨着用戶量的激增,OpenAI需要投入鉅額資金購買更多 的AI芯片以維持服務的正常運行。 這不僅對OpenAI的財務狀況構成了巨大挑戰,也對其長期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假設ChatGPT的搜索量能達到谷歌的十分之一,那麼OpenAI最初需要投入價值約481億美元的AI芯片用於運算,而且每年還需要額外投入價值約160億美元的芯片以維持其運作。這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因爲按照現在的商業計劃,到2025年下半年OpenAI要實現盈虧平衡。這種每年固定超過150億美元的硬件成本,顯然無法用現有的產品體系覆蓋。
感到芯片短缺之痛的並非只有OpenAI一家。
隨着生成式AI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加大了對人工智能芯片的投入。亞馬遜、甲骨文和Meta等公司都在積極構建自己的AI系統,並斥巨資購買英偉達的高端芯片,這使得本就緊張的芯片供應更加捉襟見肘。
尤其是Meta正斥資數十億美元購買英偉達的高端芯片H100——這款芯片被視爲AI研發的核心。Meta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更是雄心勃勃地表示,該公司的AI未來規劃包括構建一個“大規模計算基礎設施”,到2024年年底,這個基礎設施將囊括驚人的35萬塊英偉達H100芯片。業內專家分析認爲,即使Meta以中間價格購入,這筆支出也將接近900億美元。
這已經超過了所有科技巨頭可以承受的範圍。
說不出的苦衷
其實對黃仁勳來說,逮着幾隻羊使勁薅的行爲,還是有他自己說不出的苦衷。
2024財年三季報顯示,英偉達來自中國大陸地區(含香港)的收入爲40億美元,佔總收入22.4%,爲公司第三大市場。然而2023財年,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中國臺灣在內的市場收入佔其總收入的47%,是第一大市場。
這是因爲去年年中,由於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英偉達不能出口最先進的A100和H100芯片到中國市場。英偉達不得不按照美國政府的標準,爲中國市場緊急推出了A800和H800兩款“特供”芯片。
雖然對性能進行了閹割,但這些芯片在當時的中國市場還算是頂尖的 ,所以英偉達的中國市場 份額並沒有受到 太大影響。 然而到了10月份,美國商務部的一紙禁令徹底將英偉達在中國市場前行的道路完全封閉。
爲了滿足美國商務部的要求,英偉達做了新的閹割版芯片,然而中國的客戶對這些閹割版芯片完全不感興趣。
根據相關的市場規模計算,英偉達在2023年到2024年間在中國市場上的實際損失金額接近80億美元。
作爲上市公司,英偉達要對營收和利潤負責。中國市場近50%的收入窟窿,只能讓可以購買芯片的歐美大型企業去填補。
這也是爲什麼客戶越來越集中,但英偉達新款芯片的價格卻越來越高。
芯片製造
這種事情薅一次可以,一直逮着這幾隻羊薅,羊也會反抗。
OpenAI創始人奧特曼現在的表態和已經推進的計劃,其實只是這些大型歐美科技公司在芯片領域的部分動向。
由於普遍不滿英偉達芯片的價格,扎克伯格、馬斯克等歐美科技企業掌門人都已經表態,將投資建設自己的算力芯片設計生產體系。
一方面,他們對於自身算力和模型培訓的需求非常明確,其設計的芯片的對應能力和效率會非常高。
另一方面,由於全盤自己操刀,內部控制的價格會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馬斯克曾對外表態,如果自己設計和製造算力芯片,芯片的成本能控制在5000美元以下。
這可能纔是奧特曼現在不遺餘力推動自身芯片計劃的最重要原因。畢竟微軟這一次能救他於水火,並不意味着以後每次他都能化險爲夷,想辦法在短時間內讓OpenAI實現盈利,纔是保住CEO位置的最重要手段。
OpenAI要想盈利,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是關鍵。
當然這樣的事情對黃仁勳和英偉達來說不是個好消息。目前分析師普遍對英偉達長期的股價發展抱有悲觀的看法。畢竟原本最集中的市場不讓銷售,現在最集中的客戶羣也因爲價格問題開始尋求自己生產。
未來黃教主的騰挪空間會變得非常小。
更有意思的是,由於英偉達是臺積電最核心的客戶,而這幾家歐美科技巨頭進軍算力芯片,選擇芯片製造在內的一條龍模式,分析師開始對臺積電的發展前景,也抱有一定的悲觀看法。
某種意義上,奧特曼可能推倒了一塊資本市場的多米諾骨牌。
或許, 2024年的資本市場,在人工智能火熱的前提下,以芯片入局的科技巨頭,可能會徹底改變原有芯片生產的格局。
本篇作者|行者|責任編輯|徐濤
主編|何夢飛|圖源|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