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反印情緒蔓延攪動南亞局勢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道 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5月14日刊發題爲《“印度滾出去”:該運動對南亞鄰國意味着什麼》的文章,作者是特莎·沃克。文章摘編如下:

南亞正在發生深刻的社會和政治變化,整個地區的反印情緒日益高漲,在孟加拉國和馬爾代夫表現得最爲強烈。這兩個國家最近都受到“印度滾出去”運動的影響——孟加拉國抵制印度產品,印度遊客則避免前往馬爾代夫旅遊。此類運動可能削弱印度作爲該地區主要安全提供者的角色,並對與中國的更廣泛競爭構成影響。

人們認爲,印度的“鄰里優先”政策旨在抗衡中國在該地區擴大影響力的努力,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政府願意向基礎設施和投資提案投入的鉅額資金往往對較小的南亞國傢俱有吸引力。這加劇了與印度的地緣政治競爭。

在孟加拉國,公衆對印度干預政治的看法帶來了一場“印度滾出去”運動。

儘管孟加拉國人民聯盟與印度關係密切,但孟加拉國在2016年成爲“一帶一路”倡議的組成部分。

馬爾代夫的情況則源於另一種不同分歧,儘管兩者都是基於圍繞主權的擔憂。

印度和馬爾代夫之間的爭執有着很深的根源。去年上臺的馬爾代夫新政府承諾結束與印度的安全合作。加劇關係緊張的是,馬爾代夫三名部長公開反對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今年1月訪問印度拉克沙羣島並將該島作爲印度遊客的理想目的地進行的宣傳。這些部長在社交媒體上稱莫迪是“小丑”和“恐怖分子”,這激怒了印度公衆,引發印度遊客對該國的抵制。馬爾代夫一些人士認爲,借這次訪問,印度試圖將本國遊客從馬爾代夫吸引過去。在馬爾代夫,印度遊客在國際遊客中佔到很大一部分。

旅遊業是馬爾代夫經濟的主要支柱。2022年和2023年,印度遊客是進入馬爾代夫的最大遊客羣體,但今年印度遊客人數下降了33%。馬爾代夫旅遊部長易卜拉欣·費薩爾本月懇請印度遊客重返馬爾代夫,理由是希望修復兩國關係。

但關係緊張不太可能很快消失。印度媒體對馬爾代夫國防部長近日的言論十分關注,他承認該國不能再使用此前由印度捐贈的三架飛機。更重要的是,馬爾代夫進一步加強與中國關係的做法將受到懷疑。

南亞不斷變化的社會政治格局可能影響印度穩定。駐孟加拉國的分析師萊盧法爾·亞絲明將中國定位爲“南亞國家對抗印度霸權的平衡器”。也就是說,這些小國不再完全依賴印度作爲合作伙伴。

從歷史上看,南亞小國一直不得不“對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權力動態保持理智和敏感”。隨着一場迅速發展的“印度滾出去”運動蔓延到多個國家,這一動態似乎正在發生變化。(編譯/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