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打假人花10萬買20把椅子,誰想老闆真發貨,老闆:堅決不退款

在這個快餐店時代,每個人都喜歡在網上購物,很可能一兩個小時內,花冤枉錢買一堆莫名其妙毫無用處的東西都是有可能的。花錢買到沒用的東西,放家裡堆灰自己心裡可能還會好受一點,但是花錢買到假貨水貨甚至是壞的東西,一般人都會覺得無法原諒,在當今時代,由於購物者和銷售者的信息得知地位是不一樣的,因此購物平臺和國家都設定了很多保護消費者的權利的條款,這些條款保護了很多無辜受害的消費者,但也成爲了很多無恥之人的收入來源。他們往往買了大量並且比較昂貴的東西,企圖向商家索賠,這是他們的一貫伎倆。

王某在起初購物時,興致昂揚地買了一盒水果,到貨時才發現,水果基本上是爛的,於是他嘗試了向商家索賠,結果賠到了三十塊錢,並且商家的態度十分好,讓他感覺受到了尊重。

那時,一個無恥下流的想法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裡,他成爲了一個“職業打假人”。靠這種行爲,獲得了一些不入流的收入。從此以後,他的購物量越來越大,和商家的溝通也越來越頻繁。每次有賠償款到賬時,他都忍不住沾沾自喜,認爲自己賺到了。這天他看到鄰居買了些椅子,突然腦子裡冒出來一個大膽的想法。

陳某經營了一家網點,線下有一個傢俱加工廠,工廠的收益一直不太好,可是他始終重視產品的質量和功能,即使他生活一直很困苦,也從來沒有想過以次充好,他覺得質量永遠都是第一位的,他有自己內心的堅持和準則,他寧願把價格壓的低一些,來提高銷量。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王某的運氣不好,他選了半天,選擇了陳某家的網店。

起初,陳某非常高興,因爲王某買了210張椅子,金額高達十萬,可是貨沒有發出去幾天,王某卻要求了索賠,假一賠三,讓陳某賠償三十萬的錢,陳某大吃一驚,說我啥都行,說我的傢俱是假貨就不行,他一開始還積極地向王某解釋,但是後來他突然發現好像他是故意的,王某稱傢俱沒有用橡膠木,可是陳某心裡非常的清楚,他用的都是最好的橡膠木。絕對不可以是這個藉口,況且,本來就沒有賺到多少錢,現在一下子要賠出去三十萬,還不如直接讓他把廠子關了呢,他一定要爲自己和自己的傢俱討回一個公道。

王某沒有猜到自己這一次碰到了這樣的情況,陳某傢俱店的價格都很便宜,王某以爲他家賣的肯定是假貨。王某認爲陳某在硬撐,自然不願改變做法,依舊堅決要求賠償。後來陳某要求平臺進行質檢,結果是發現210張椅子全部都是橡膠木,王某這一下才真正認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而平臺在查明事實的真相之後,認定王某的退貨請求其實不正確,並且維護了陳某的合法權益。而王某最終偷雞不成蝕把米,食了自己的惡果。讓210個椅子安置在自己並不寬敞的家裡積灰。

平臺打假本來是一件很值得推崇的事情,但如若把這個事情作爲賺錢的工具,那就不可以了。人們在心中要有一杆秤,要有一架心中的天平。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其實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賣家都應該遵守規則,成爲一個誠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