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執政週年返伊斯蘭舞臺 南海議題軟中帶硬不退讓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積極出訪國際拚外交,且針對南海議題時堅持國家主權不退讓。今年他兩度訪中,更積極走訪鄰近國家如泰國等。圖爲安華與泰國總理於泰馬邊界會面。(圖/路透社)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執政週年,積極出訪國際拚外交,重返伊斯蘭舞臺中心,但南海議題則軟中帶硬,雖寄望「南海行爲準則」談判,但對中國新版地圖涵蓋沙巴等海域,仍堅持國家主權不退讓。

馬來西亞去年11月19日舉行第15屆大選。安華(Anwar Ibrahim)於同年11月24日宣誓就職第10任首相,隨後在12月初宣佈領軍的團結政府閣員名單。

安華就任首相後曾分別於今年3月與9月間兩度訪問中國,但他更頻走訪國際社會,尤其是東南亞鄰近國家如印尼、汶萊、新加坡、泰國與菲律賓,強化與國際社會連結並爭取話語權。

在巴勒斯坦議題方面,安華成功強化在馬來社羣支持巴勒斯坦印記,也出席伊斯蘭合作組織(OIC)緊急會議,力挺受難的巴勒斯坦婦孺,呼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停火,譴責加薩走廊醫院遇襲事件違反國際法。

值得注意的是,安華昨天在國會最新談話提及支持巴勒斯坦,並非僅有同爲穆斯林的單一因素,而是基於人道主義與正義原則,巴勒斯坦的穆斯林雖佔絕大多數,但仍有不少信仰基督教的非穆斯林羣體。

大馬時事評論員馮振豪(Foong Zhen Hoe)也以以巴衝突爲例,認爲馬來社羣對安華支持度可能有所上升,這與安華在外交上支持巴勒斯坦立場有關,安華與其團結政府不斷在中東穿梭協調,表達穆斯林立場,相對凸顯安華在馬來社羣形象與聲望。

根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馬來西亞學者分析,這可能也是安華執政一週年在馬來社羣聲望上升原因,相對彌補在內政與經濟方面稍顯不足的施政表現。

大馬媒體引述努山達拉策略研究院(NASR)資深研究員艾茲米(Azmi Hassan)觀點認爲,安華在國際舞臺演說等表現,恢復大馬在全球的聲譽,尤其在以巴衝突後力挺巴勒斯坦困境與人權議題,更獲得世界關注。

對於南海議題,中國今年8月公佈新版地圖也擴大對南海爭議性海域紛歧,尤其,新版地圖將馬來西亞沙巴(Sabah)和砂拉越(Sarawak)附近大部分海域等標示爲中國領土。

馬來亞大學亞歐學院(Asia-Europe Institute)副院長羅伊(Roy Anthony Rogers)認爲,「南海行爲準則」(COC)仍是解決南海局勢衝突方式,中國如有意成爲負責任的大國,就要遵守國際法。

安華多次透過國際場域表達根據國際法解決立場,說明南海議題須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原則,透過對話與協商並以和平理性方式解決。馬來西亞外交部聲明表示,中國新版地圖對大馬沒有拘束力,外交部長贊比裡(Zambry Abdul Kadir)更向中國政府遞交抗議照會。

熟悉東協地緣政治的大馬分析人士說,大馬雖與中國保持經貿互動,南海議題仍寄望「南海行爲準則」,但對中國公佈新版地圖涵蓋沙巴等海域,則堅持國家主權不退讓,這也凸顯安華以「軟中帶硬」立場,應對中國在南海的逐步擴張。

社運人士、馬大新青年前主席黃彥鉻(Wong Yan Ke)認爲,在中國公佈新繪製新版地圖的南海議題上,馬來西亞的團結政府積極捍衛主權,拒絕認同中國這種霸道的行爲。

尤其,安華多次提及東協要維護其核心地位,防止主要大國的分裂行動,避免受到無節制競爭破壞,大馬分析人士強調,團結一致的東協是大馬的最佳後盾,安華意欲透過東協匯聚各國力量進行對話與合作,以區域集體力量完成「南海行爲準則」談判。(編輯:陳承功)1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