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結束訪中 陸媒評論:中日疙瘩雖難「但解得開」

安倍晉三與習近平會面。(圖/路透社,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7日結束爲期3天的訪中行程,於上午10點搭機離開北京。對於安倍此次訪問,大陸官媒有不少看法,人民日報評論鐘聲」指出,「中日關係雙方共同努力下重回正常軌道,重現積極勢頭。」環球時報社評則認爲,「中日要解開疙瘩,雖有難度,但非不可能。」

「鐘聲」提到,新形勢下,中日兩國雙邊領域相互依存日趨加深,在多邊層面也擁有更加廣泛多元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關切。雙方在切實貫徹踐行「互爲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潛力、加強合作,將爲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安倍晉三與李克強

「鐘聲」強調,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認清大勢、順應潮流、趨利避害,這是明智選擇。中日雙方一致同意攜手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加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以實際行動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的紮紮實實行動,有利於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值得期待。

環時社評則指出,中日能否將此輪改善關係作爲一個新起點,構建起兩國不斷擴大合作且不可逆轉的趨勢,下這個判斷尚有難度,但這樣的可能性顯然存在,且值得兩個國家共同努力去爭取,「中日對立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一度成爲兩國各自烈度很高的對外衝突,但是仔細看,中日關係的基礎並沒有那麼差,引發衝突的原因有些在兩國各自外交的其他方向也都存在。」

環時社評提到,中日關係以往的嚴重震盪,不能完全歸咎於其中的一個國家,它更應被看成兩國不當互動的結果,「另外,我們深信美國這個因素對中日關係產生了長期、戰略性的負影響,這種影響有時是公開的介入,而在有些時候是潛移默化的。美國東亞政策其中的一項任務就是防止中日形成不利於美國鞏固其在這一地區政治軍事存在的走近。」

環時社評強調,中國崛起對於重塑中日力量格局來說已經大體完成,日本對中國崛起的適應性也在逐漸形成,導致中日關係不穩定的變量開始弱化,促使中日關係長期穩定的條件在強化、增多,兩國結束不成比例的動盪關係、實現彼此穩定合作的時代有可能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