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建構印太戰略還屢訪陸 學者:北京又討厭又喜歡

國策研究院13日舉辦「安倍首相與日本政局」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評論,安倍雖在外交上建構印太戰略劍指中國,卻又加強對中關係,讓北京又討厭又喜歡。(朱紹聖攝)

國策研究院13日舉辦「安倍首相與日本政局」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評論,安倍晉三「和而不同」的性格,不僅表現在爲人處世,他雖在外交上建構印太戰略劍指中國,卻又加強對中關係,一改日本過去對中「政冷經熱」的格局且屢次訪問中國,讓北京又討厭又喜歡。

國策研究院去年12月1日邀請安倍發表線上演講,「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言論引發軒然大波,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因此被大陸外交部助理華春瑩召見抗議。

臺師大東亞系主任林賢參指出,安倍雖被視爲是保守右翼,但在執政時卻相當務實,以國家利益爲首且具戰略思考,不同於日本的傳統政治家。他在2012年第二次執政時,改以國際協調主義爲基礎,推動積極和平主義(即消除威脅於未然),在安保方面則提高防衛預算並修改安保法,來加強日美同盟間的互信,所謂「臺灣有事論」即建立在此基礎上。

國策研究院執行長郭育仁補充說,戰略思維非線性,安倍做了許多讓北京討厭的事情,卻還多次訪問中國,讓北京始終摸不着頭緒,對他是又討厭又喜歡。

賴清德訪日,對日本及兩岸將帶來何種影響?臺師大東亞系教授範世平指出,賴在不到48小時內通過簽證,應該與臺日高層間的溝通有關,所謂「私人行程」或成爲臺日官方交流的新模式。而北京對此反應低調,或與中共二十大及北戴河會議召開在即有關。

對於所謂「私人行程」,田弘茂表示,官員外訪,全部的私人行程都有官方性質,任何發言都代表中華民國,是私人但並非完全私人,這在外交上屬「權宜之計」。

郭育仁指出,「安倍效應」迅速消弭日本朝野與派系間的政見分歧,加上未來3年日本沒有重大選舉,岸田政權將迎來所謂「黃金3年」。他也指出,有評論家認爲,安倍驟逝讓岸田失去了back-seat driver,將面臨領導上的挑戰,若能在年底前解散衆議院,此一政治豪賭或可奠定岸田的地位。

至於岸田是否延續安倍路線,郭育仁表示,岸田與安倍在許多政策上仍有些許不同,如調高防衛預算、軍事自主與安倍經濟學等,但在兩岸政策上,彼此並沒有歧見。未來日本對大陸機艦進入領海領空的容忍程度將會趨近於零,加上來自國際間的壓力,或迫使大陸收斂在東海等地的施壓行爲。至於日本對臺關係的走向,他指出,賴清德訪日或許是重要的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