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療與再生醫學攜手 專家喊:比半導體更重要

爲促進再生醫學的發展,並推動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李奧國際集團與中華長生美學再生醫學會共同舉辦「2025國際再生醫學暨AI醫療論壇」。(王家瑜攝)

再生醫學發展是世界趨勢,《再生醫療法》去年6月三讀通過,寫下重大里程碑。中華長生美學再生醫學會理事長戴念梓表示,再生醫學應用範圍廣,如同半導體可用在很多工業,甚至戰爭、無人機等,而再生醫學「只會救人不會殺人」,毫無疑問是比半導體更重要的科學發展。

國內再生醫療法案在2024年6月4日三讀通過,針對基因、細胞及其衍生物,用以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細胞、組織及器官的新技術與新制劑,分別以《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規範管理,希望提供現行醫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新的選擇,同時帶動國內再生醫療科技與產業的發展。

爲促進再生醫學的發展,並推動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李奧國際集團與中華長生美學再生醫學會共同舉辦「2025國際再生醫學暨AI醫療論壇」,演講主題從醫美再生醫學、精準檢測代謝症候羣,到AI診斷脊椎治療、AI健康管理與生物經絡調理,並邀請醫學專家、科研學者及產業領袖,共同探索再生醫學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

臺灣細胞免疫醫學會創辦人、放射腫瘤科醫師楊友華髮表主題爲「精準檢測代謝症候羣異常」。他指出,代謝症候羣受到環境、基因、生活型態等因子密切相關,而這些核心指標互相影響,形成複雜的疾病網路,需要全面檢測和干預策略,而透過代謝風險基因和轉錄因子表現,建立更全面的代謝健康評估,也利用AI演算模型,預測個人風險並建立客製化健康指導方針。

戴念梓表示,再生醫學是促進病人的自愈能力,過去連吃藥、開刀、打針都來不及,根本不用想,現在有技術能將細胞安全有效快速的分離出來,繼續培養或直接使用,應用到日常生活和醫療,促使我們朝向AI精準醫療的方向邁進,達成健康的藍圖。

戴念梓進一步指出,只要是自己的細胞,安全且活性高,就有機會讓老化、功能缺乏、受損的細胞被活化,甚至被修補,是最自然且有效的方法。再生醫學的發展方向就像半導體,半導體可以用在很多工業,無人機甚至戰爭都會用到,而再生醫學可以讓功能活化或延緩疾病,甚至減少醫療資源的耗費,「只會救人不會殺人」,毫無疑問比半導體更重要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