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挺身救臺股? 楊金龍這樣解讀

今年臺灣掀起人工智慧(AI)旋風,帶動臺股大漲。(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5月中下旬,臺灣掀起人工智慧(AI)旋風,帶動臺股大漲,新臺幣匯率卻持平甚至走貶,呈現股匯不同調。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解釋,外資匯出導致匯率走貶,但股市靠着內資追逐AI概念股,大盤有撐。

熱錢持續出走,帶給新臺幣貶值壓力,不過今年股匯走勢不同步,中央銀行今天特別以專題報告分析股匯情勢。

根據央行報告,今年5月中旬至7月底,國內股匯市不同調,主要反映亞幣走弱使外資進行匯率避險,以及內資進場撐盤等因素。

楊金龍表示,今年美國升息循環走向尾聲,金融市場相對樂觀,加上人工智慧(AI)話題正熱,帶動股市表現,外資也跟着進場。

央行報告進一步指出,5月中旬至6月中旬,AI熱潮帶動美國科技類股上揚,國內電子股連帶受惠上漲,大盤快速攀升;外資雖然大量買超臺股,不過部分資金是以換匯交易匯入交割股款,對匯市影響較小,因此新臺幣走勢平穩。

6月下旬至7月底,外資轉向並出售部分持股獲利了結,加上匯出部分股利,導致新臺幣走貶,不過國人資金持續追漲AI概念股,支撐大盤指數,使得臺股沒有隨着外資出走而下跌,呈現區間盤整。

8月初至9月中旬,外資持續賣超並匯出大多數獲配股利,內資撐盤力道因市場樂觀情緒降溫而趨緩,使得股市下跌、新臺幣走貶。

楊金龍表示,今年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豐相繼來臺,掀起AI旋風,7、8月推升臺股的動力是內資而非外資,後來也有不少投資銀行提醒,不要對股市、AI太樂觀。

而今天股匯市同步下挫,楊金龍表示,因美國聯準會釋出鷹派訊號,且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市場情緒修正所致。(編輯:潘羿菁)11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