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評測指引 3月底公佈

臺灣AI(人工智慧)評測中心去年底掛牌,預計今年三月底正式公佈AI評測指引,首波將推動已登錄「AI技術服務機構能量」的業者進行評測,未來也會鼓勵ChatGPT、Llama等國際大型AI語言模型送測,以起到示範效果。

ChatGPT、Llama等生成式AI應用在全球引起風潮,不過,目前市面上的生成式AI語言模型大多來自英語系國家,因此,在翻譯爲中文、日文、韓文之後,生成出來的文本,不見得符合當地民情。

舉例來說,同一個英文單詞「Notebook」,在臺灣翻譯爲「筆記型電腦」,在中國大陸翻譯爲「筆記本電腦」,在港澳地區翻譯爲「手提電腦」;但國際大型AI語言模型目前還在發展中,翻譯生成的中文用語,可能還無法因應各地民情給出精確的文字內容,仍待調教。

因應各地用語均不相同,專家認爲,未來,如果不是國際大型AI語言模型針對各地習慣用語做調整,那就是各國軟體業者因應本地文化需求,發展出獨有的生成式AI。

爲評測生成式AI應用是否符合本地使用,數位部旗下AI評測中心去年底掛牌,規畫以語言模型作爲評測對象。

數位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林俊秀指出,目前針對語言模型,已擬定十項AI評測項目,包含安全性、可解釋性、彈性、公平性、準確性、透明性、當責性、可靠性、隱私及資安等,待技術審議小組、制度委員會完成AI評測指引內容審議之後,預計三月底之前會公佈,以利外界理解評測執行方式跟標準。

目前政府主管機關並未強制企業必須將旗下研發的語言模型送測,不過,林俊秀表示,待評測指引發布後,會先推廣國內上百家登錄AI技術服務機構服務能量的企業來做評測,另外,今年也會規畫推動國科會研發的AI語言模型TAIDE來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