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開方、胡亂推薦處方藥...北京將加強互聯網診療監管

出品|眼健爲實

作者|陳真真

1、網上問診爲人們提供了便利,但同時,在有些平臺中也存在違規開展互聯網首診、處方藥審覈環節形同虛設、問診答覆內容過於隨意等亂象。

2、消費者要避免“病急亂投醫”的心理,更要注意辨別和查看問診平臺及醫生的相關資質,避免在不具備互聯網醫療資質的平臺上問診及開藥。

近期,北京市衛健委牽頭組織制定了《北京市互聯網診療監管實施辦法(試行)》(下稱實施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衆可於9月16日前向北京市衛健委反饋意見。

實施辦法提到,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要加強藥品管理,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嚴禁在處方開具前向患者提供藥品。此外,對開展互聯網診療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診療質控等也作出了明確規定。

其實,爲了規範互聯網診療活動,在《北京市互聯網診療監管實施辦法(試行)》之前,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等規範性文件。

不過,眼健爲實調研發現,在部分平臺中仍存在處方藥審覈環節形同虛設、違規開展互聯網首診、問診答覆內容過於隨意等亂象。

“近半年流鼻血比較頻繁。”前段時間,賈小芳因有流鼻血的困擾,到某健康平臺向人工客服諮詢,系統顯示首個應答者是名叫“玄蔘-工號36694”的客服。

賈小芳要求在線醫生回答問題,該客服隨即轉接了一位姓邱的醫生(但對話框內依然顯示是“玄蔘-工號36694”正在服務),邱醫生給賈小芳推薦了一款名爲血美安膠囊(處方藥)的購物鏈接。賈小芳追問該醫生的任職醫院和執業資格,對方表示只做線上諮詢。

賈小芳向眼健爲實表示,她點開上述邱醫生給的藥品鏈接,進入到【添加問診信息】界面,平臺提示“請選擇線下已確診疾病”,賈小芳隨機勾選了一項。“歷史處方/病歷/檢查報告”爲選填項,她就空着沒填,隨後確認“已確診此疾病並使用過該藥,且無過敏史、無相關禁忌症和不良反應”,提交清單後,系統跳轉至【諮詢醫生開藥】界面。

很快就有一位姓彭的醫生接診,彭醫生連續發了多條信息,其中第一條強調“互聯網醫療只對複診用戶提供醫療服務”,後續幾條信息均爲確認有無過敏史或處於特殊時期。在賈小芳沒有回覆的情況下,這位彭醫生也發來一張處方單和購買鏈接。

整個流程下來,賈小芳感覺下單開藥十分流暢,處方審覈環節形同虛設。

“我都不確定到底是‘邱醫生’還是‘玄蔘-工號36694’在回答我的問題,再者我也不確定這個藥能不能治流鼻血,吃了有沒有什麼副作用。”賈小芳向眼健爲實透露,她無法確認回答問題的醫生的資質,再加上對處方藥的適應症存疑,最後沒有在該健康平臺中購藥。

眼健爲實注意到,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制定的《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第二十一條規定,處方應由接診醫師本人開具,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處方藥應當憑醫師處方銷售、調劑和使用。嚴禁在處方開具前,向患者提供藥品,嚴禁以商業目的進行統方。

根據賈小芳提供的信息:在處方開具前,該平臺中的邱醫生便給她發送了藥品鏈接,而後面開具電子處方單的醫生又變成了彭醫生。這種做法明顯不符合監管規定。

賈小芳的購藥經歷,還存在一個問題,上述平臺提示“互聯網醫療只對複診用戶提供醫療服務”,那麼所謂的“複診用戶”指什麼呢?

眼健爲實查詢得知,《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第十六條規定,醫療機構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時,醫師應當掌握患者病歷資料,確定患者在實體醫療機構明確診斷爲某種或某幾種常見病、慢性病後,可以針對相同診斷進行復診。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

也就是說,即使是正規的問診網上平臺,也不得提供首次發病的首診服務。經醫師判斷爲首診或存在其他不適宜互聯網診療的情況時,接診醫師應當立即終止互聯網診療活動,並引導患者到實體醫療機構就診。若平臺對首診患者給出具體的診斷方案和用藥建議,則涉嫌違規。

流鼻血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但上述健康平臺中“請選擇線下確診疾病”並非爲必選項,爲賈小芳解答問題的醫生似乎也不關心其有沒有進行線下首診,反倒對推薦藥物、開具處方單很積極。

白血病、鼻腫瘤等很多疾病都可能會引起流鼻血的症狀,假設賈小芳真的患有嚴重疾病,卻下單購買了不對症的藥物,很可能會貽誤病情造成更大的健康隱患。

賈小芳又嘗試在另一家健康問診平臺進行諮詢,接診的王醫生提供了一些科普類的解答,沒有給她開藥,而是建議其到線下醫院進行首診。

眼健爲實通過賈小芳提供的信息,對上述健康問診平臺所屬企業的營業信息及王醫生的相關資質,進行了一番查詢:

①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眼健爲實查看到了其企業營業執照、經營範圍等信息,其經營範圍中包含健康諮詢、醫療諮詢、醫療服務、遠程會診、藥品銷售等。

②正規的平臺對於入駐的醫生有相關的認證標準和材料要求。眼健爲實登錄國家衛健委官網,覈實了接診的王醫生的執業信息。

之後,賈小芳便去了北京某三甲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做了檢查,醫生說主要是鼻中隔偏曲引起的出血,注意保持鼻腔環境的溼潤即可,可以用一些滴鼻液,無需服用口服藥物。”賈小芳向眼健爲實說道。

網上問診,屬於診療的範圍,有嚴格的准入機制,在互聯網上從事醫療診療服務,需要從業人員具備相應的資質,且平臺還要報請相關機構進行嚴格審批。患者在網上問診要注意查看平臺及醫生的資質,不要病急亂投醫。

以上賈小芳的問診經歷也說明了,在正規的網上問診平臺中尋求有資質的執業醫生的幫助更靠譜一些。

“老人腿腳不好,不想總去醫院,我就在一個健康平臺付費諮詢了醫生,想讓醫生幫忙看看醫院的檢查結果,結果醫生就來了一句‘注意觀察,有情況及時就醫’,我花20塊錢就來聽一句常識嗎?我覺得太敷衍了,就申請退款,客服也是一頓搪塞,真氣人啊。”小余向眼健爲實吐槽道。

小余表示,本想花錢購買服務,結果卻買來一場鬧心,根本沒有達到諮詢目的。

眼健爲實梳理髮現,某投訴平臺上關於健康問診的投訴有上千條。“醫生回答敷衍,沒有得到實質性建議”、“無效溝通,沒有解決問題”、“客服推諉不給退款”、“醫生長時間不接單也不回覆”......從這些投訴來看,不少消費者認爲有些問診平臺醫生回覆敷衍、退款困難,甚至還有未接診不退款的情況。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旻律師在接受財經網採訪時表示,互聯網醫療平臺醫生回覆慢、平臺退費難的現象並不合理,違反了提供高質量服務和保障消費者權益的規定。作爲互聯網醫療平臺方,應該提供清晰的服務承諾和規定,包括醫生回覆時間、退款政策等,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在監管方面,除了加強對相關規定的實施,還要注意儘快公佈合法合規的互聯網醫療機構名單和舉報電話,讓消費者舉報有門路,發揮羣衆的監督力量。此次,實施辦法也提到,北京市區衛健行政部門要及時向社會公佈依權限批准開展互聯網診療的醫療機構和互聯網醫院的名單、服務入口及監督電話或者其他監督方式,及時受理和處置違法違規行爲。

在平臺方面,想要更好的發展,線上醫療平臺還要加強行業自律,提高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可及性,擔負起對所發佈信息的審覈責任。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消費者也要自覺按照國家規定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範圍進行問診,不給某些網上問診平臺的超圈服務創造機會。

(本文受訪者爲化名)

參考資料:

[1]冒用身份、退款困難 網上健康諮詢平臺亂象叢生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3/06-07/10020456.shtml

[2]北京多位三甲醫院醫生訴至法院:網上有人冒充專家誤導患者

https://bj.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Share/5b16573ae4b02a9fe2d558f9/AP64816d57e4b02cf67bd05d50.html

[3]線上問診產生糾紛該如何維權

https://sjsqfy.b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3/06/id/7320638.shtml

[4]《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203/fa87807fa6e1411e9afeb82a4211f287.shtml

[5]《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政策解讀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203/fa87807fa6e1411e9afeb82a4211f287.shtml

[6] 互聯網診療監管辦法徵求意見:嚴禁使用人工智能自動生成處方

http://www.news.cn/health/20230822/0d7c93a847e942ceaebbde330803995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