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寫論文浮濫 陸大學加強技術監管

近期不少大陸大專院校先後發文,就學生如何在畢業論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寫在論文中的比例等問題作出規範。(新華社)

2024年的大專院校畢業季即將到來,近期,不少大陸大專院校先後發文,就學生如何在畢業論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寫在論文中的比例等問題作出規範。大陸傳媒學者直言,面對新技術的衝擊,對學位論文、畢業設計等的技術監管應當加強。

《北京青年報》日前報導,今年5月,小雨(化名)提交她的畢業論文。與往年的畢業生不同的是,她不僅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提出選題、文獻蒐集、資料處理和觀點論證等工作,還找生成式人工智慧(AI))作爲她的「研究助手」。

小雨直言,我比較擅長問卷和訪談的處理,但如何把這些大量的數據變成有邏輯的論文,對我來說並不容易。

爲解決這個問題,她在初步寫作論文大綱後使用ChatGPT等模型。她稱,「我會把自己的想法用大白話講給AI,再讓AI來完善我的論證邏輯,並經過人工修改後寫進論文。

報導稱,今年一些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在學院老師的支持下,起草一分「大學生正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倡議」。正攻讀文化產業方向博士學位的胥迪是該倡議起草人之一,他表示,去年以來,像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AI模型受到很多大學生關注。但如果盲目應用,可能造成寫出來的論文存在嚴重問題。

今年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下發《關於加強2024年畢業論文(設計)中規範使用人工智慧管理的通知》。隨後,該校多個學院制定規定細則,其中,該校繼續教育學院要求學生須明確披露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

天津科技大學也稱,若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生成式AI檢測的結果超過40%,學院將向學生髮出警示,並要求其自查自糾;學生在收到警示後,需認真修改,由學院統一檢測進行復檢。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張洪生表明,自去年以來,許多大學生開始使用人工智慧輔助課程學習,「我很鼓勵學生們進行這種創新和嘗試,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獨創性,不能直接對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照搬、複製粘貼。」

張洪生認爲,學生在人工智慧輔助學習的過程中應當追求「可解釋性」,儘管有AI工具的輔助,學生應當能夠明確地闡釋自己產出這一內容的問題意識、思想內涵,要體現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但他也提醒,面對新技術的衝擊,對學位論文、畢業設計等的技術監管應當加強。大學生應當瞭解AI技術的規律和使用倫理,而不能投機取巧、產生偷懶心理,更不能出現學術造假、欺騙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