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氏症檢測 2分鐘搞定
中興大學工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林淑萍4日在校方舉辦的記者會中發表可檢測「阿茲海默氏症」的電子元件,2分鐘快速檢測辨別出不同病程,有助於早期診斷治療。(陳淑芬攝)
全球人口高齡化,檢測「阿茲海默氏症」有新招。中興大學與中榮研究團隊開發具奈米刷感測結構的電子元件,2分鐘就可快速檢測辨別出不同病程,研究成果今年11月發表於國際期刊《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興大4日指出,有助於應用在腦神經退化性疾病、腦部病變診斷與病程追蹤。
中興大學工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林淑萍、興大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副教授暨臺中榮總失智中心主任李威儒、生科院生醫所副教授林宜玫所組成的研究團隊4日在興大發表研究成果。
李威儒表示,「阿茲海默氏症」(AD)患者在退化過程中,神經細胞遭破壞解離,會釋出「神經絲蛋白輕鏈」(NFL)於血液或腦脊髓液中,團隊研發的電子元件可透過檢測「神經絲蛋白輕鏈」的濃度,來辨別主觀認知下降、輕度認知損傷及失智等病程。
李威儒說,目前「阿茲海默氏症」診斷以傳統免疫方式檢測,基於成本問題必須大量累積到30至40個個案檢體,實驗檢測時間約3小時出爐。
臨牀上,正子掃描和腦脊髓液的生物標記也是檢測「阿茲海默氏症」發展新趨勢。李威儒說,正子掃描有輻射且價錢昂貴,而腦脊髓液的生物標記需要侵入性的腰椎穿刺取得檢體,都有所侷限。最理想的檢測方式是從周邊血液中,直接檢測腦部病理變化相關的生物標記,來幫助診斷。
林淑萍指出,NFL濃度是「阿茲海默氏症」、其他失智症和多發性硬化症等重要腦部神經退化及損傷指標,傳統使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或其他血液生物標記檢測時間約2至3小時,以病患的周邊血液進行ELISA檢測結果,也顯示有較高的NFL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