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再掀價格戰,AI大模型急於兌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孔海麗、實習生張宇欣 北京報道

9月19日,阿里官宣,阿里雲三款通義千問主力模型再次降價。其中,Qwen-Turbo價格較之前直降85%,低至百萬tokens 0.3元,Qwen-Plus和Qwen-Max的輸入價格分別再降價80%和50%。

實際上,此次降價行動並非孤例,AI大模型已經進入了又一輪降價潮。

隨着技術的不斷突破與市場的日益成熟,AI大模型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價格戰成爲各大廠商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

一系列動作背後,關於大模型商業化之路走向何方,仍未有定論。而好消息在於,大模型廠商在主流行業的應用落地已經顯示出提速趨勢,B端中標數量普遍大幅增長。

繼續拼價格

今年5月以來,國內多家科技巨頭如BAT、科大訊飛、字節、智譜等多家企業紛紛加入AI大模型的價格戰,通過降價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用戶,開啓了大模型“釐時代”。

國際上,包括Anthropic、Character.AI等在內的海外AI創業公司也在積極調整模型價格,以應對市場競爭。

海外知名廠商OpenAI在其最新推出的OpenAI o1系列中開闢了mini版,是一個較小的模型,在使用與o1相同的高計算強化學習 (RL) pipeline 進行訓練後,在許多推理任務上實現了相媲美的性能。但在MMLU等任務上的表現則不如GPT-4o,並且由於缺乏廣泛的世界認知而在GPQA基準上落後於o1-preview。

值得關注的是,OpenAI這一經濟高效的“小模型”比預覽版本便宜了80%,成本效率顯著提高。

廠商間大規模的價格戰並不是惡性競爭,雖然價格下降了,但摩爾定律並沒有在AI大模型的賽道上消失。

以通義大模型爲例,其旗艦模型Qwen-Max性能已接近GPT-4o,新一代開源模型Qwen2.5中72B性能超越Llama 405B。

而大模型廠商之所以敢於降價,主要得益於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帶來的成本降低。業內人士表示,隨着模型訓練、優化和部署技術的不斷成熟,廠商們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計算資源,從而降低單位成本。

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周志峰曾表示,大模型每百萬Token調用成本從去年120美元(約人民幣800元)降到今年不到人民幣1元,下降了99.9%,根據估算,未來成本很有可能再下降99.9%。AI相關的成本會越來越低,技術落地應用也變得更爲容易。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AI大模型廠商大規模降價的本質是讓利給企業和開發者,使其像基礎設施一樣,人人可用,從而擴大AI企業的市場空間,吸引更多用戶。在價格和性能的雙重更新之下,實現用戶規模的大幅增長。

百川智能CEO王小川也對大模型價格戰持比較積極態度。他曾表示,競爭導向除了會降低大模型的使用門檻,還可以減少AI大模型行業的人才、資金等浪費,“很多企業開始清醒了,意識到不一定非要自己研發大模型,反而退回到大模型的用戶角色上,整體社會資源的浪費就會減少很多。”

商業化出路還未明朗

然而,降價只是招攬用戶的手段之一,內卷不能共贏,最終還是要走向“應用”。

近期,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近期也曾公開表示,沒有應用,基礎模型一文不值。他呼籲:“大家不要卷模型,要卷應用!”

其實,降低價格是爲更好的應用奠定基礎。低價可以帶來更快的商業化落地,衍生出更多的微調、推理等需求,進而逐步盤活國內AI應用及國產算力發展。

華創證券研報認爲,整體來看,降低成本是推動大模型快進到“價值創造階段”的關鍵要素,更低的成本價格能真正滿足企業的複雜業務場景需求,充分驗證大模型的應用價值。

降低價格後,國內的多家大模型廠商開始在應用端下功夫。

百度、科大訊飛、智譜AI、騰訊雲、阿里雲等多個大模型廠商積極探索大模型B端應用,覆蓋領域包括教育、科研、通信、能源、金融、傳媒、運輸、商業服務、醫療、製造等多個主流行業,在多個行業快速落地。

本站有道推出的國內首個教育垂直大模型“子曰”、醫聯推出的MedGPT大模型等等幫助客戶實現了業務流程的優化和智能化升級,爲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大模型燒錢的速度有目共睹,所有商業體都不得不加速商業變現。

AI獨角獸企業MiniMax CEO閆俊傑近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AI創業公司的收斂速度非常快,美國創業公司目前基本僅剩OpenAI、Anthropic以及可能將被收購的Character.AI,預計再過兩年左右,國內的格局也或將從“百模大戰”變成僅剩個位數的企業。

而OpenAI作爲AI大模型領域的領頭羊,也在積極探索商業化變現的各種路徑,不僅推出了mini版模型,還聘請了Coursera前首席營收官領導教育業務,旨在拓展K-12、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領域的市場份額。

OpenAI CEO Sam Altman也曾多次強調,OpenAI將轉變爲傳統的營利性公司。

近期消息顯示,OpenAI已就融資事宜與投資者交流,並考慮調整公司架構,以提高對金主的吸引力。與此同時,Sam Altman正在與幾家銀行洽談,以循環貸款的方式籌集50億美元。

此前曾傳出消息,稱“草莓”的訂閱價格或飆升至2000美元/月,飆漲100倍。不過,OpenAI o1-preview和o1-mini最終發佈的價格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限定了使用次數,o1-preview每週限制使用次數爲30條消息,以降低推理成本。

今年,隨着諸多大模型獲得備案許可,圍繞大模型相關的商業化進程也開始進一步提速。

國內方面,百度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8月,國內大模型相關中標項目數量達到475個,約是2023年全年中標項目數量的5倍;中標金額更是達到15.35億元,約是2023年全年大模型中標項目披露金額的2倍。

隨着OpenAI等海外巨頭的加速商業化步伐,全球AI大模型領域的競爭將進入新階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化路徑,將是所有AI大模型廠商必須面對的課題。

面壁智能CEO李大海表示,當前所謂的價格戰,多多少少有一些營銷的成分在,但未來會出現收益與長遠發展兼顧的方式,那樣纔是行業發展的健康路徑,才能讓千行百業的大模型應用真正落地。

AI獨角獸企業MiniMax CEO閆俊傑也認爲,未來,只有技術能快速進步,商業模式上也能找到好循環的公司,纔可能會成爲一個真正能長期發展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