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童下肢疼痛竟是惡性淋巴癌 醫:免手術「1招」即可治療

9歲男童日前發現左胸壁隆起腫大,且右大腿疼痛轉移小腿,甚至無法行走,就醫發現爲淋巴癌,幸經1個月化療成功恢復。(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日前9歲男童發現左胸壁腫大隆起,雖該處不會疼痛,卻開始出現右大腿疼痛,而後疼痛慢慢轉移至右小腿甚至無法行走,轉至中山附醫求診,起初診斷右大腿骨遠端疑似骨髓炎,未料經大約5天治療效果不佳,轉診發現竟是B細胞淋巴芽型淋巴癌,幸經化療順利恢復。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巫康熙指出,惡性淋巴癌是常見的兒童癌症,雖治癒率約有8成,但臨牀表現十分多樣化,例如不明原因發燒、淋巴結腫大或下肢疼痛等症狀皆十分常見。特別的是,淋巴癌不同於以往實塊腫瘤,它是由血液細胞癌變而來,因此僅需透過藥物治療,就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成效。

巫康熙說明,許多人會擔心「孩子這麼小,打化療會受不了」,其實不然,因爲化療藥物一般是使用身高體重去計算劑量,同樣每公斤打1單位,兒童反而較無感覺,大人卻會受不了,因此兒童相對可以打較高的劑量,效果也比較好,以男童爲例,他化療1個禮拜就復原近8成,化療1個月後腫瘤已完全消失,目前狀況穩定並於門診持續追蹤。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說,男童到院當天開始發燒至38.7度,左胸腫塊約5公分有輕微壓痛,而右膝活動受到限制且有明顯壓痛但外觀並無紅腫,安排右腿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大腿骨遠端疑似骨髓炎表現,於是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約5天,雖症狀稍有改善但進展緩慢,因此會診血液腫瘤科醫師安排切片檢查,才發現是B細胞淋巴芽型淋巴癌,全身有多處轉移。

巫康熙及謝宗學提醒,很多兒童下肢的疼痛常會被認爲僅是運動時扭傷、拉傷等,但也要考慮有些感染可能是血液腫瘤引起,呼籲若兒童出現不明原因下肢疼痛並排除外傷因素造成以至於無法行走時,經診所治療成效未顯著,建議帶孩子到醫院進一步的檢查,早期發現病竈較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