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分,近年來最好的動畫電影

今年第96屆奧斯卡將最佳動畫長片頒給了宮崎駿老爺子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與宮崎駿同臺競爭的,有一部西班牙高分動畫電影《機器人之夢》,奧斯卡提名之外,它還拿下了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獎。

獎項認可之外,本片的口碑也相當能打,爛番茄新鮮度98%,MTC專家評分86,獲“必看”推薦,國內豆瓣評分也高達9.1。

《滾石》雜誌評價,即使稱之爲過去幾年最好的動畫電影,還是低估了其價值。

《紐約時報》稱讚本片在表面的細小格局下隱藏着巨大的世界,片中充滿歡樂、心碎、複雜的情感。

藉着《機器人之夢》即將在6月8日端午假期內地公映之際,【2024端午檔新片看點】系列第一篇,就先來聊聊這部讓人落淚的治癒佳作。

影片由西班牙導演巴勃羅·貝格爾執導,根據美國繪本作家薩拉·瓦倫的同名繪本改編,講述了一個“機器人會夢見小狗狗”的幻想故事。

該片的世界觀設定同《瘋狂動物城》類似,片中沒有人類,各種動物仿照人類生存在文明的城市中。

不同的是,《瘋狂動物城》裡的城市是虛構,《機器人之夢》則照搬了美國紐約的城市風貌,對真實城市的挪用,便於觀衆代入情感。

《機器人之夢》中的世貿雙子塔

影片主角是一隻名爲瓦倫 (Varon) 的小狗,它是一隻單身狗。

瓦倫這個名字與原著作者同名,作者的生活中,也有一隻對她很重要的黑色小狗,可見主角瓦倫是作者自己的情感投射。

繪本作家薩拉·瓦倫與她的狗

小狗瓦倫獨自生活在紐約的一棟公寓樓中,日常的生活非常單調,看電視、玩遊戲、吃零食,偶爾羨慕對面樓中一對溫馨的伴侶。

時間久了,瓦倫耐不住寂寞,於是通過電視購物買了一個機器人。有了機器人的陪伴,瓦倫的生活頓時精彩起來。

瓦倫和機器人似情侶又如摯友,他們一起逛街、坐地鐵、划船、散步、跳舞……直到他們來到一片度假海灘。

機器人下海暢玩後,身體內部受損,需要添加機油才能再行動自如,但已經入夜休息的海灘景區哪來的機油可用呢?

不得已,瓦倫只能將機器人留在海灘,次日再來帶回它。

第二天,度假區卻被貼上閉門至來年六月的通知。 瓦倫試過向管理部門申請、偷潛入景區等,均無疾而終, 它不得不作罷,只能和機器人面臨整個冬天的分離。

偌大的城市、漫長的季節,瓦倫決定先追尋新的陪伴。 熱情奔放的鴨女士以及一個新的機器人先後進入它的生活,但他始終未忘記曾經的親密夥伴。

而在孤寂的海灘上,機器人經歷着沉沙、冰霜、大雪,遇見過心懷歹意的船員、釋放暖意的小鳥。最後,它重新回到城市,被一隻浣熊修復、治癒。

瓦倫和機器人從此天各一方,但在各自的人生軌跡中,仍不時夢見對方,在夢中勾勒彼此的輪廓......

《機器人之夢》全片沒有一句臺詞,只靠音樂、動作、情感推進劇情,卻達到一種渾然天成的效果,讓人數次感動眼眶溼潤。

導演此前從未製作過動畫,原著繪本令他讀之落淚,於是他選擇以影像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喜愛、也想讓更多人一同體驗。

片中,機器人做了多次夢,每一次的夢,都有令人驚訝的情節設計與層次漸升的情感推進。

比如兔子船員爲機器人注入機油,機器人終於有力氣從沙灘站起,並離開度假區,回到瓦倫所在的公寓樓。

敲瓦倫家的門時,樓道里卻傳出號子聲,機器人眨眨眼,原來自己還躺在沙灘上,號子聲正從兔子船員的口中發出。

這是機器人的第一次夢。

影片通過兔子船員夢裡夢外的行爲差異,抹掉了夢境和現實之間的界限,從而製造出精彩的情節反轉,令觀衆在知曉真相時和機器人一樣錯愕、難過。

再如機器人的第三次夢以浪漫至極的視覺想象力,具象化了它對瓦倫的無盡思念。

奇幻的季節瞬移中,機器人從冬季進入春夏,高大的花朵陪機器人翩翩起舞,漸漸,花朵們舞蹈的陣列變成小狗瓦倫的臉,可惜夢醒之時,機器人又墜入漫天的風雪與孤寂中。

這一情節,恰好對應瓦倫在夢中將雪人的臉幻視成機器人的臉,有種雙向奔赴的宿命感。

宿命感是《機器人之夢》的主旨之一,影片在清新、治癒的表面下,通過細節隱藏了諸多宿命元素。

比如片中重創機器人的鱷魚父子,早在瓦倫和機器人游泳時便出現過;

之後修復、治癒機器人的浣熊,也曾在街上同瓦倫、機器人相遇,並和機器人之間有眼神互動……

而在浣熊和機器人偶遇的畫面中,還有一個細節深富意味 —— 一雙掛在電線杆上的鞋。

在美國的城市文化中,電線杆上掛鞋是一種都市傳說,警示該地爲黑幫橫行的失落城區,《絕命毒師》及其衍生劇《風騷律師》中都有類似畫面。

《風騷律師》第三季

因此,這個細節算是影片的文化/迷影彩蛋之一。這樣的彩蛋,片中還有不少。

如片中的萬聖節,瓦倫扮演的是美國經典吸血鬼形象德古拉伯爵,敲門找瓦倫討糖果的,有《閃靈》中的雙生小女孩,還有《猛鬼街》中的鋼爪怪人佛瑞迪。

這些扮相,符合萬聖節主題的同時,又映照了好萊塢的恐怖片歷史。

瓦倫的睡前讀物則是斯蒂芬·金所著的《寵物公墓》,不由令人想起那句“美國人的牀頭都有一本斯蒂芬·金的小說”;

片中還致敬了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王爾德的童話《快樂王子》等。

而對國內觀衆而言,最親切的莫過於片中的中國元素了。

瓦倫的冰箱便利貼上,寫着它經常點餐的店,其中一家便是“中國餐館” (Chinese Restaurant) 。

瓦倫去唐人街買風箏時,各式漢字招牌琳琅滿足,巨大的中國龍風箏盤踞店中,店內音樂則是中文原版的《康定情歌》。

如此種種,可看出《機器人之夢》主創對中國文化的認同與喜愛。

《機器人之夢》之所以成爲全球範圍內的高分黑馬,還是在於其情感共鳴。

瓦倫和機器人之間的相遇、陪伴、分離、思念,正映照出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基礎的情感需求被擠壓、被邊緣化,孤獨成爲世間常態,寂寞俯拾即是。

那麼,心中若有一個可思可念之人,孤獨和寂寞是否就可以被緩解呢?

即將到來的端午假期,不妨走進影院,透過《機器人之夢》獲得一份慰藉,尋找一份自己的答案。

點擊購票

注: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