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張良澤獲臺南文化獎 感性吐心聲「這件事」是當務之急

張良澤積極倡議設立臺灣文學國家園區。(曹婷婷攝)

張良澤獲第12屆臺南文化獎,文化局長謝仕淵登門祝賀。(臺南市文化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85歲臺灣文學界大老張良澤投身臺灣文學教育逾半世紀,長期致力研究和典藏臺灣文學相關文獻資料和作家手稿,被譽爲「臺灣文學守護者」,獲頒第12屆「臺南文化獎」;他感性說,個人榮譽處之度外,「我最擔憂的是臺灣文獻日日流失,國家能不趕快搶救嗎?」疾呼「臺灣文學國家園區」建設是當務之急。

第12屆臺南文化獎遴選結果出爐,由投身臺灣文學教育逾半世紀、致力臺灣文學資料收集保存,在臺灣文學推廣之路上,具傑出成就與重大貢獻的張良澤教授獲此殊榮。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仕淵親訪祝賀外,市府也將擇期由市長黃偉哲頒發得獎證書和獎座。

張良澤近年積極倡議設立臺灣文學國家園區,亦曾公開表示,闔眼前希望看到這個夢有眉目,「這樣我才能放心上天堂,就算下地獄也沒關係!」面對獲獎,他心境平常,重申最擔憂的是臺灣文獻日日流失,國家能不趕快搶救嗎?

文化局指出,張良澤爲資深臺灣文學研究者,專長研究臺灣文學史、中國文學史、日本文學近代史、原住民文化等,曾獲臺美基金會人文科學成就獎、國立臺南大學傑出校友及國立成功大學傑出校友。

張良澤同時也是戰後以華文寫作的第一代作家,致力於臺灣文學、文獻、史料收藏,發表多位臺、日人作家、畫家、教育家等研究成果,使得臺灣文學研究免因政治因素而產生斷層。

尤其,張良澤作爲臺灣文學教育先聲,投身文學教育逾半世紀,1970年起任教成功大學中文系,致力於推廣鍾理和、楊逵、吳濁流等多位臺灣文學家作品,出版《鵝媽媽出嫁》、《故鄉》、《泥沼中的金鯉魚》等,並命名爲「臺灣鄉土文學叢書」。

1978年後赴日,先後任教於筑波大學、共立女子大學,是第一位在日本大學開設臺灣文學課程的學者,並與日本天理大學冢本照和教授共同創立「天理臺灣研究會」。在日期間,曾多次赴美國、歐洲等地教學演講,宣揚臺灣文學及臺灣文化。

張良澤致力於日據時期臺灣文學資料收集保存,是整理臺灣文學作家全集第一人,編有《鍾理和全集》、《吳濁流作品集》、《王詩琅全集》、《吳新榮全集》等,也曾協助創辦「鳳凰樹文學獎」、《臺灣文學評論》雜誌,2020年獨力創刊《老人文學叢刊》,於臺灣文學推廣之路,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