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婦疼痛長期自行服用止痛藥 致急性腎衰竭來纏身

如因藥物造成腎臟傷害,除停止使用之外,定期追蹤腎功能也很重要。(後龍診所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廖宸甫醫師表示,止痛藥使用過多容易造成腎臟傷害。(後龍診所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廖宸甫醫師提醒,一定要在醫師及藥師的指示下正確使用藥物,才能確保健康。(後龍診所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苗栗75歲黃姓老婦人有糖尿病、高血壓、合併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問題,因爲她長期受腰痛及退化性膝關節疼痛之苦,常到住家附近的診所請醫師開立止痛藥或止痛針劑,也會自行去藥局買止痛藥吃,一段時間後,尿量減少而且眼瞼與兩側下肢水腫,到後龍診所就醫,才知是急性腎衰竭,經醫師治療後才改善情況。

黃姓老婦到醫院檢查,醫師爲其檢查腎功能,發現肌酸酐爲3.15mg/dl,超過正常值爲0.7-1.2,懷疑是止痛藥引起的急性腎衰竭,因此請黃婦停止使用止痛藥及止痛針劑,並給予症狀治療,在配合醫師治療後,不僅尿量逐漸增加,水腫狀況也獲得改善。經過一段時間追蹤後,腎功能進步到肌酸酐1.94mg/dl,黃奶奶也不敢再隨便服用止痛藥物了。

後龍診所腎臟內科醫師廖宸甫表示,藥物濫用是一般民衆,尤其是老人家,罹患腎臟疾病的重要隱憂,因爲很多民衆到醫院或診所就醫時,都覺得要打針或拿藥纔算是有看診,卻忽略了很多藥物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甚至是不可治癒的傷害。

此次案例的黃奶奶過度使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其實止痛藥服用太多或太久都容易對腎臟造成傷害,尤其是對於有慢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羣、阻塞性腎病變、肝硬化、心臟衰竭、嚴重感染或高齡的病人來說,造成慢性腎臟病變的機率又更高。

廖醫師表示,一般常用的止痛藥大多是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長期服用會引起急性腎衰竭,影響腎絲球功能及腎間質炎,讓發生慢性腎臟病的機會提升3-5倍。如果腎功能受損階段還在早期,及時停藥並接受治療,還有機會恢復,然而一旦到中度腎衰竭以後,情況就很難完全恢復。

除了止痛藥之外,有些混合成分的感冒藥、抗生素、化療藥物及顯影劑都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傷,如因使用劑量過重、過久而造成腎臟傷害,必須立即停止使用,並配合持續追蹤腎功能,即使無法完全恢復原本的腎臟功能,至少避免腎臟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廖宸甫醫師,並不是所有的西藥都會傷腎,像是控制血糖、血壓的藥物就有保護、甚至改善腎臟功能的效果。所以重要的是,一定要在醫師及藥師的指示下正確服用藥物,才能確保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