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問預製菜|“出海”預製菜食品,如何實現有“時差”沒“食差”?
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指南針,也是企業“出海”的驅動力。正如“老乾媽”這個讓人津津樂道的案例。
憑藉着獨特的色、香、味,“老乾媽”辣醬衝出國門,被譽爲全球最頂級辣醬,不僅成爲亞馬遜暢銷榜上的“常客”,還登上奢侈品折扣網站Gilt,在海外市場備受青睞,甚至自信地喊出“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乾媽”。
如今,中式預製菜正重複着“老乾媽”一樣的出海路徑,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餐桌上,讓海外遊子更便捷地品嚐到家鄉美味。儘管目前國內對預製菜仍存在爭議,但預製菜食品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普及。
10月27日,在廣州召開的首屆“年菜”領軍企業座談會上,與會者深入討論了海外對預製菜的龐大需求;10月25日-27日在山東青島舉辦的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上,水產預製菜也受到國內外客商的青睞。據弗洛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國際市場的中式餐飲數量超過60萬家,海外的中式餐飲營收達2600億美元,佔國際餐飲市場的9.9%。預計到2026年,海外中式餐飲市場規模有望達4098億美元。
面對市場份額和增長率“雙高”的海外市場,中式預製菜企業該如何過五關斬六將,漂洋過海挑逗着世界各國人的味蕾? 又將如何通過每一個環節的“匠心”打造,實現“出海”預製菜食品有“時差”沒有“食差”?
預製菜出海“食”不可擋
海外市場的廣闊讓國內預製菜企業躍躍欲試。
中式預製菜出海,首先面對的消費羣體是華人華僑。對於海外華人來說,他們最先感受到的差異就是飲食差異。在異國他鄉,吃上一頓家鄉菜不僅滿足了自己的“中國胃”,更是對思鄉之情最直接的慰藉。
在澳大利亞吃一份土豆絲,就要26刀澳幣(人民幣130元),還不一定好吃,一位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鄧某表示,已經三年沒回國了,澳大利亞和中國有很大的飲食差異。“這裡的人喜歡炸煎烤食物,蔬菜只存在於沙拉中,土豆作爲配菜用得最多。這些食物偶爾吃一下還好,天天吃就受不了。”
作爲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國際文化交流的加深,中華美食也同樣深受外國友人的追捧。“我希望開一間米其林標準的中餐廳。”在中國生活了10餘年的美國人羅朗,被稱爲“最會做中餐的老外”,他走遍大江南北,只爲學習地道的中國傳統美食。
越來越多像羅朗一樣的消費者,都在期待在海外實時品嚐中式美食。美國粵商會張鐵流表示,在美國很多超市都有預製菜,但美國預製菜在品種和特色方面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這給中國預製菜出海帶來了廣闊機遇。
隨着RCEP市場大門的開啓,預製菜登上時代列車,不斷開拓新市場,進入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多個國家。2022年,廣東省出口預製菜達到83.4萬噸,出口額310.4億元。
今年10月,在預製菜海外行暨順德預製菜出口對接會上,顯山 (廣東)科技有限公司發佈了十億歐元出口訂單需求。據預測,2026年預製菜市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出口更將成長爲數千億元的大市場。
出海非坦途,“集體名片”出海會更佔優勢
不斷激增的海外市場需求,讓預製菜企業瞄準了這一賽道。但出海企業如何克服“水土不服”,並非易事。
10月25日法國BFM電視臺報道稱,法國將擬出臺相關法規,強制餐館給預製菜加標識。“不同國家間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與法律法規差異巨大,企業必須具備出口國家要求的相關證書,產品必須達到出口國家的相關指標與要求,預製菜才能順利出口。”廣東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爲,“國家之間的進口政策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中,尤其是食品安全標準,每個國家都不一樣。中式預製菜的配料成分複雜,因此品控難度也相對較大。”
廣州雪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煌認爲,由於大多數中國預製菜品牌長期把精力放在國內市場,不瞭解國外市場的運營情況,對海外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需求把控性較低,很難做到良好的供需對接。
國聯水產執行副總裁吳麗青說:“當產品需要出口到不同國家時,掌握每個國家不同的市場規則和產品規則要求,是預製菜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同時,企業的國際業務人員、公司支撐體系(包括研發體系、生產體系、品控體系)等也將面臨考驗。”
另外,國內預製菜出海對企業的資金、實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外預製菜品牌濟濟,作爲市場“新人”,要和國外消費者建立聯繫並形成信任度,這注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也意味着,在進入海外市場的前期,企業在銷售渠道開拓、品牌曝光度等方面都需要重金投入。
正如廣州南沙雪印預製菜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寧學軍所言,“預製菜出口企業通常面臨五大痛點——想出口沒有出口資質;有出口資質但缺少專業人才;有團隊但沒訂單;有訂單但利潤低(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關能力差導致時效性低,達不到客戶的要求。”
在全球化浪潮中,有機遇就有挑戰,有挑戰才能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企業出海的第一步,是瞭解目的國政策,獲得出口資質。對此,品珍控股集團副總裁樑豪榮表示,“我們希望能依託預製菜出海產業聯盟、商會、協會等機構牽線搭橋,優勢互補、交流信息。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海外生態環境帶來的進出口風險,有利於預製菜出口企業合作共贏,打造‘集體形象’出海。”
相關政府部門也爲預製菜企業提供助力,推動其走向國際舞臺。這兩年,爲扶持預製菜產業茁壯成長,瞭解預製菜企業出口困難,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海關部門、地方政府等連續召開多個會議,針對企業問題進行一一指導解答。最近,《廣東優勢農產品RCEP合作指南》即將出版,內含預製菜出口相關政策和措施、RCEP重要規則解讀等。
國外消費者的飲食偏好和用餐習慣,與國內有很大差異性。出口產品需“因地制宜”做出調整,既要保留中國特色又符合當地消費者口味。
在預製菜研發方面,恆興集團採用了中式預製菜和西式預製菜雙軌並行的策略,尤其注重以中國八大菜系爲基礎,期待開發出地道的中式預製菜,讓海外消費者能夠輕鬆領略到中國風味。
但中國預製菜精品的打造,不僅是研發,而是每一個環節的“匠心”,才能實現“出海”預製菜食品有“時差”沒有“食差”。
蘇州和諧康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海先表示,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屬性,應利用不同的溫度進行保鮮。例如,爲保留鮮切菜心的原汁原味,在加工保鮮步驟中就有多個環節,包括預冷、殺菌、甩幹、包裝等。
在調研中,企業們提及的企業跨國進程中另一個無法繞開的環節是本土經銷商,他們表示,本土經銷商是預製菜產品進行“本土化”重要的媒介。
在海外營銷推廣、品牌建設上,物只滷鵝聯合創始人張元銘表示,澄海獅頭鵝已接連實現出口中國香港、泰國,並與當地經銷商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本土經銷商不僅更瞭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消費者需求,還可以減少公司人員外派,降低國外市場經營成本。再者,選擇好的經銷商,能夠更好地提供產品售後服務。”
獲取更多的消費者,企業不僅要做好內部服務,還要將“招牌”打出去,及時迴應市場和消費者的反饋。“加拿大人對品牌非常忠誠,一旦他們認定了一個品牌,就會一直使用下去。”深耕加拿大市場的廣東預製菜產業北美髮展中心理事長林飛表示。
策劃:荷焱 李振
新媒體:譚婷 張楠
本期記者:喻淑琴
設計:林軍明 鄭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