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第二波餐飲漲價 新內閣大挑戰

學者認爲,6月將有第二波餐飲上漲的連鎖效應。圖爲外食民衆。(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4月外食相關漲幅一覽表

瓦城旗下七品牌5月21日平均漲4.5%,手搖飲連鎖品牌50嵐南部四縣市多數茶飲6月起也調漲5元;學者表示這是電費調漲後的效益顯現,外食費上漲只是第一波而已,待餐飲業等商家6月收到電費帳單後恐更有感,加上進貨成本可能跟着上漲,6月將有第二波餐飲上漲的連鎖效應。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因此全年CPI要守住2%左右微乎其微,通膨對將上任的新財經內閣團隊來說,將是一大挑戰。

他進一步說明,這波餐飲調漲是廠商預期心理,因爲電價成本會衝擊餐飲的毛利、獲利能力,餐飲調整售價通常會比電價、人力成本上漲在落後一點時間。因此,當廠商看到6月電費帳單後,第二波是「被迫」調漲潮,一波接着一波,預估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餐飲業者跟進。

主計總處統計顯示,今年1至4月CPI平均2.24%,殷乃平分析,近幾個月通膨上漲,與掛號費、醫療費用上漲有關,下半年不僅外食費上漲,還有地緣政治、氣候變遷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主計總處日前預估電價調漲後,今年CPI約可控制在2.03%,實在是太過樂觀。

4月外食費年增降至2.93%,是近2年半最小漲幅,乍看之下是正面訊號,不過,主計總處官員坦言,電價纔剛調漲,接下來仍要密切關注外食費變化。

據主計總處368個查價項目羣查價結果顯示,用電量較多的火鍋調漲4.52%較顯著,中式早餐、中式麪食、便當等中式米食的漲幅分別爲3.72%、3.7%以及3%,皆高於4月通膨1.95%水準。

糕餅業者表示,電費上漲僅是其中一項成本增加,至少還估算得出來成本增加多少,另個成本增加的變數是「人事成本」,由於服務業大缺工,現在時薪要200到300元不等,且開高價還補不滿,若中秋節前兩個月還缺人,只能不斷開出更好條件,才能應付大單的出貨,目前計劃成本自行吸收,但其他同業卻開始醞釀要調漲價格了。

1111人力銀行最新打工專區刊登的徵才資訊,臺北中山區海鮮餐廳、臺北市中正區燒肉店、新北板橋區的沙鍋粥的時薪都達250元,連鎖百貨公司餐飲計時員,時薪也開到240元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