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婦體重破120公斤 換人工關節還是走不動

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提醒,要維持健康體態,少吃、多動是減重不二法門。(王文吉攝)

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採用4K影像系統爲「超重量級病人」進行「胃繞道」手術,在高畫質呈現下,手術精密度大幅提升。(臺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採用醫療級高畫質、高解析度影像整合式微創手術設備(簡稱:4K影像系統),比傳統內視鏡更清晰,對血管辨識度更高。(臺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臺中60歲劉婦體重破百,走路要人攙扶,換了人工關節也沒改善,後來接受「胃繞道」手術,成功減重25公斤,終於可以行走自如,防疫期間也不敢怠惰持續散步。醫師提醒,疫情嚴峻期間,千萬不要因爲待在家,「多吃、少動」的生活型態,讓身體肥一圈而增加負擔!

體重飆破120公斤一直是劉婦的困擾,但怎樣都瘦不下來,10年前,朋友就建議她接受減重手術,卻總是考慮很多。直到無法行走,骨科醫師日前建議劉婦雙腳都要置換人工膝關節,她先接受手術先換了一邊,沒想到還是得靠旁人扶着走路,才痛下決心,接受胃繞道手術。

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指出,婦人術後3個月減了25公斤,體態輕盈後,不僅可以自己走路,降血壓藥從每天3顆減到1顆,原因就是減重讓血液輸送面積縮小、心臟負荷變小,降血壓藥跟着減量。「早知道就應該先減重,膝蓋也許可以用更久!」劉婦有感而發表示。

很多「超重量級」的人有意接手減重手術,卻擔心手術風險。李旻憲表示,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但醫療科技發達,手術風險跟着降低,臺中慈濟醫院採用醫療級高畫質、高解析度影像整合式微創手術設備(4K影像系統),比傳統內視鏡更清晰,對血管辨識度更高。

李旻憲指出,醫療級4K高階影像系統畫質更貼近人體正常的解剖構造,即使是肥胖的人,脂肪分佈比一般人來得多也不必擔心,因爲在高畫質呈現下,手術精密度大幅提升,可以達到減少出血,增加手術安全性與縮短住院時間目標。

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採用4K影像系統爲「超重量級病人」手術,半年來已有168例,減重效果很好。李旻憲提醒,少吃、多動是減重不二法門,最近英國一項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是新冠狀病毒引發肺炎的高危險羣,感染後病情往往會迅速惡化,在家防疫也要少吃、多動,維持健康體態,達到身心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