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元改變不了民生困境

(圖/本報系資料照)

財政部宣佈,政府普發現金的官網在22日正式上線,並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登記,民衆最快4月6日就可領到這筆引頸期盼已久的意外之財。然而,與所謂「還稅於民」同時出現的,將是電費平均調漲11%、中央銀行擬上調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學者示警製造業第2季可能爆發裁員潮等壞消息。

此外,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佈1月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雙雙呈現負成長,其中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72%,創下6年來的最大減幅;更別說,雞蛋依然缺貨,排隊也不一定買得到。

缺蛋問題已綿延超過2年之久,從110年11月起,蛋價指數已連續16個月呈現雙位數上漲,2年來合計已大漲近4成。不但蛋價持續上漲且蛋荒始終無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保證」一再跳票,從2月、3月初、3月底到4月,最新的說法則是要到6月之後雞蛋的供需纔可趨近平衡;換言之,街頭大排長龍搶買限量雞蛋的景象至少還要延續2、3個月之久,真的太折磨人了。

同樣成天撒謊的還有經濟部長王美花。經濟部日前宣佈,電價自4月1日起調漲,不過,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下不調,因此,受影響的戶數僅爲177萬戶,其他93%、1231萬戶不受影響。但真的是這樣嗎?其中大有文章。蔡政府選擇在適用夏月電價之前的4月開始調漲電價,就是因爲民衆的感受比較沒有那麼強烈。

根據統計,6到9月的夏季,家戶用電量平均比非夏季的用電量高出4成左右,所以屆時超過漲價門檻用電700度的家戶數必然大增;再加上夏月電價本來就比較高,平均比非夏月上漲3%到10%,全臺僅368萬戶因用電量在120度以下,所以不受夏月電價影響。但4月調漲電價後,僅僅只過了2個月,不受影響的戶數就從1231萬戶遽減爲368萬戶,王美花還敢吹牛說,只有極小部分的家戶電費會上漲嗎?

更何況,從過去長期經驗可知,一旦商家電費受到調漲,勢必會轉嫁給消費者,屆時民生物價恐怕又會出現一波上漲,通膨壓力越來越大。

當然,整個蔡政府最厲害的大說謊家自然是非總統蔡英文莫屬。堅持2025非核家園的她,曾在2016年公開保證不會缺電且10年內電價不會大幅上漲。然而,連同這次的調漲,蔡英文任內電價大約漲了22.4%,漲幅當然不算小;何況過去幾年來臺灣到處跳電、斷電,甚至發生過多次全臺大停電,蔡英文的不缺電神話早已破滅。

6000元的現金小確幸掩蓋不了民衆生活艱難的窘況,更曝露出蔡政府對民生困境的一籌莫展與謊話連篇的惡劣治理。(作者爲資深媒體人)